AI重塑医疗健康产业:2025年有望成为AI从技术加速向价值兑现的跨越之年,卫宁健康最新消息,300253最新信息

《 卫宁健康 30025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AI重塑医疗健康产业:2025年有望成为AI从技术加速向价值兑现的跨越之年
2025-04-11 11:59:0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高志刚)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变革性作用成为焦点。一位资深的业界人士表示,AI已不再仅仅是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工具,它正全面渗透至中国健康体系的各个环节,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与筛查,到疾病诊断、治疗及康复,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过程。
  “人工智能将彻底重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流程以及教育培养体系。”该人士强调。4月9日,盈康生命在CMEF期间举办AI创新圆桌论坛,联影智能、讯飞医疗、卫宁健康、惠每云科技等企业代表齐聚,就AI行业发展趋势及共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数据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现场嘉宾的热议话题。
  医疗AI目前发展状况如何?
  在技术驱动、产业生态、政策催化三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医疗AI正走出一条独特的价值创造之路。但当下,医疗AI究竟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周翔认为,整个医疗行业的AI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同婴儿期或少儿期。他解释道,医疗决策涉及多种数据模态的整合,包括血检、尿检、家庭病史、症状、影像,乃至未来的基因技术等。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才能应对复杂的健康与医疗问题,因此行业还有非常大的爆发空间。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王潇表示,公司探讨更多的是人工智能怎样从“好玩”变成“好用”,以及从中应该做哪些事情。
  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张营则持略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医疗质控领域,人工智能已历经多年发展。自今年春节以来,惠每云科技已经在40多家医院部署相关应用,辅助诊疗、病历质控、病情的分析与生成等关键应用场景深受客户欢迎,获得高度评价。
  “从患者诊疗到临床管理,AI已逐步融入各个维度,特别是病历与质控领域的变革,将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盈康一生医疗服务副总裁宁晓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未来肯定会进入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盈康生命副总经理、盈康一生医疗服务CEO马安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I应用不是技术竞赛,而是解决临床痛点的工具。盈康生命搭建的AI创新应用平台,其实是价值的链接者和价值的放大者,通过流程和逻辑的重构,最终实现医疗服务模式的重构,真正让健康触手可及。
  AI实践创新遇到哪些挑战?
  尽管AI正在深刻改变医疗行业,但医疗服务体系庞大而复杂,临床诊疗涉及多学科、多系统,患者数据从诊前、诊中到诊后不仅复杂且具有长周期、多触点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会嘉宾对AI实践创新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与难题感触颇深。
  谈及AI应用,周翔谈到三个主要挑战:一是数据获取难,出于隐私保护和安全考虑,医疗数据的获取受到严格限制;二是模型或者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当前大模型在文本、图像理解方面进展显著,说话、作诗都很好,但医疗影像的学习仍存在困难;三是部分医疗问题的可学习性低,即使最先进的AI大模型也难以应付。
  王潇对此也表示认同,尤其是通用模型,比如基于疾病的诊断不是基于简单的几个举证的例子就能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仍需医生、专家、设备,结合临床数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一步一步推导得出结论。
  在实际的部署中,张营发现算力一直是制约大模型在医疗行业推广的关键瓶颈。“我们诊疗数据量非常庞大,并且交互特别频繁,对算力要求极高,目前的算力水平严重阻碍了大模型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他说。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经理黄智勇认为,医疗数据具有跨域、多系统、分散且异构的特点,如何将这些数据整合为结构化、可利用的数据池是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前,医疗AI领域正处于核心算法的代际突破、健康中国战略的纵深推进,以及全球医疗健康竞争格局的重塑的三重历史交汇点。专家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AI从技术加速向价值兑现的跨越之年。
  面对机遇与挑战,医疗AI行业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完善数据治理,推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安全、有效应用,真正实现医疗健康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