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0.300285&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两位资深投资老将,在他们长期持有的标的上,有了分歧。
根据
国瓷材料半年报,睿远基金傅鹏博大幅减持该公司,富国基金朱少醒则大举加码。
两位老将“反向而行” 国瓷材料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持有该公司3001.7万股,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基金持有1933万股。
同一季度末相比,朱少醒增持301.7万股,傅鹏博则大幅减持528.54万股。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725894561756671921_w1080h555.jpg)
根据
国瓷材料和基金的定期报告,朱少醒和傅鹏博很久以前就开始重仓
国瓷材料。早在2012年一季度,
国瓷材料刚上市时,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基金,就曾持有该公司。2019年3月,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基金成立,2019年二季度末,
国瓷材料就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
根据
国瓷材料定期报告,从2016年开始,富国天惠基金就是该公司的前两大公募股东之一。自2019年三季度以来,富国天惠和睿远成长价值基金,始终是该公司前两大公募股东。在2021年二季度末,当时
国瓷材料在股价高位,睿远成长价值基金持有
国瓷材料2782万股,持仓市值高达13.56亿元;富国天惠基金持有2397万股,持仓市值也高达11.68亿元。
从
国瓷材料的股价走势看,受益于核心资产行情,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
国瓷材料股价涨势如虹。不过,自2021年以来,股价大幅下跌,最新股价不到19元,较高点时跌去大约三分之二。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713527344834693650_w1077h670.jpg)
从
国瓷材料的走势看,不管是富国天惠还是睿远成长价值基金,长期持有
国瓷材料,都是坐了“过山车”。
根据
国瓷材料定期报告,2023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朱少醒和傅鹏博均连续两个季度加仓该公司,直到今年二季度出现分歧。
机构调研国瓷材料 从
国瓷材料半年报的业绩情况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0%。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194556061158540166_w1080h532.jpg)
从调研情况看,
国瓷材料受机构关注度颇高,7月30日的调研互动吸引众多知名基金经理参加。睿远基金傅鹏博和朱璘、华安基金刘畅畅、中欧基金罗佳明、嘉实基金归凯、富国基金张啸伟等均出现在名单上。
从调研纪要看,有机构提问:“公司MLCC业务近况如何?”
国瓷材料表示,公司MLCC介质粉体产品延续复苏趋势。为适配AI领域高算力、高集成等应用环境需求,公司协同客户开发了高散热、高可靠的基础粉和配方粉,材料性能达到领先水平。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提升车载、AI相关领域的产品应用。
电子行业备受关注 不仅
国瓷材料关注度高,当下整个电子行业的机构关注度都处于高位。
根据
广发证券的测算,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对电子行业的配置比例达到15.81%,比一季度末上升3.77个百分点,超配比例为7.99%,较一季度末上升3.39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基金对电子行业的配置比例和超配比例均位居第一名。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也积极增配电子行业。以刘元海管理的东吴移动互联混合为例,该基金二季度显著加仓电子行业。从前十大重仓股看,截至二季度末,消费电子龙头股
立讯精密位列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歌尔股份、
水晶光电、
兆易创新等也位列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类似的还有,截至二季度末,陈颖管理的金鹰科技创新前十大重仓股也出现多只电子股。
歌尔股份、
东山精密、
虹软科技等成为基金新进前十大重仓股。陈颖表示,4月至5月减持了短期涨幅较大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股票,加大了消费电子的配置,以“果链”为主的公司是重点配置方向。三季度基金仍将维持高仓位运行,具有新产品新技术、估值合理的消费电子公司仍将是重点的投资方向,AI PC、AI手机等创新产品将向上拉动产业链公司的景气度。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946535364233277151_w1080h571.jpg)
从基金经理后市展望看,电子行业也成为关注焦点。
浙商证券分析了1398位主动基金经理的观点,结果显示,消费电子关注度从4%提升至10%。其中,64%的基金经理认为,AI大概率在消费电子实现应用落地是板块的核心逻辑,AI有望拉动消费电子的创新、升级、换机需求。例如苹果AI规划有望映射国内上下游市场放量。另有17%基金经理表示,行业景气度回暖是看好理由。此外,也有基金经理认为,电子行业龙头公司业绩改善确定性较强。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135507482584159153_w1080h389.jpg)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