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膏剂龙头跨界化药?羚锐制药拟发起大手笔并购,赛托生物最新消息,300583最新信息

《 赛托生物 30058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中药贴膏剂龙头跨界化药?羚锐制药拟发起大手笔并购
2024-12-05 17:51:00

  以“两只老虎”系列膏药为代表的中药贴膏剂龙头羚锐制药(600285.SH),向一家化药创新药企业发起并购。
  12月4日晚间,羚锐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银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银谷集团”)及股东王文军签订《收购意向书》,拟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标的公司银谷制药100%股权,公司初步评估标的公司估值不超过人民币7.83亿元,该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二级市场上,截至12月5日收盘,羚锐制药股价下跌3.77%,报收于22.71元/股。
  跨界化药,羚锐制药急寻第二增长曲线?
  羚锐制药是一家以中成药制剂、化药制剂为主营业务的药企,产品涉及骨病、心脑血管、儿科、抗真菌和癌性疼痛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丹鹿通督片、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等。
  近年来,羚锐制药业绩表现较为稳健。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保持增长。
  从产品来看,贴剂产品是羚锐制药营收的大头,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收33.11亿元,贴剂产品实现营收20.47亿元,占比超六成。
  其中,2023年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年报显示,作为羚锐制药的“台柱子”产品,通络祛痛膏的发明专利权将于2026年到期。此外,培元通脑胶囊作为羚锐制药的另一重要单品,发明专利权同样将于2026年到期。
  此次并购是否是公司要向化药方向加大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对此,12月5日上午,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羚锐制药董秘办,电话无人接听。
  对于本次股权收购对公司的影响,羚锐制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积极探索战略新兴产业,持续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形成业务合力、资源互补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领域,为公司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另外,羚锐制药认为,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等。本次股权收购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需视各方后续正式协议的签署、交易的实施和执行情况而定,现阶段无法预计对公司当年经营业绩的影响。
  需说明的是,本次签订的意向书为各方合作意愿的初步意向性约定,本次股权收购事项所涉及的具体事宜包括最终交易方案、交易金额等,尚需根据尽职调查、审计及评估结果等进一步协商洽谈,且正式协议的签署和交易的实施需履行必要的决策和审批程序,最终交易能否达成尚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银谷制药并非首次与上市公司传出“绯闻”。
  2023年10月16日,赛托生物曾公告称,公司拟以4.58亿元收购银谷制药60%的股权,对银谷制药100%股权的整体估值为7.64亿元。不过此次收购,最终并未成行。
  资料显示,银谷制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集创新药物研究、原料合成、制剂生产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制药企业。银谷制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立项企业等,已取得13项发明专利,另有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银谷制药自主完成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研发上市,同时拥有国内首仿药品鲑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泰宁)、鲑降钙素鼻喷雾剂(商品名:金尔力);另有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商品名:力希畅)。
  赛托生物披露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银谷制药的净利润分别为-133.96万元、1395.70万元。截至2023年底,银谷制药的资产总额为2.94亿元,净资产为1.22亿元。
  政策引导下,医药行业并购潮起
  今年以来,医药领域的并购整合案例不断增加,资本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下半年以来,就有十余家药企披露收购兼并相关公告。
  例如,东北制药(000597.SZ)拟以1.87亿元收购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0%的股权,入局CGT赛道;千红制药(002550.SZ)拟通过出资3.9亿元收购方圆制药全部的股权以取得与该股权对应的重整资产,以期提升销售业绩及盈利能力;科源制药(301281.SZ)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42%股权,延伸主营业务至中成药、阿胶制品等领域;多瑞医药(301075.SZ)完成收购上海前沿建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向原料药产业的延伸布局,为公司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
  对于医药行业近期并购火热的原因,11月30日,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在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并购高发的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推动、企业IPO受阻影响,以及二级市场其他因素的影响。
  政策方面,记者注意到,9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并购六条”,这与今年4月发布的“国九条”相呼应,其核心都是在表达对并购市场的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产业链之间的吸收与整合。
  许小林还表示,医药行业并购的核心驱动力,即可以节约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从现阶段看,国内外大公司的研发效率并不比初创公司好,当一些平台公司成长起来后,虽然有很好的产业化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但没有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看创新型研发企业,虽然体量小,但决策效率高,进而促成了研发效率高。研发主导的创始团队自己去布局产能,自己做商业化的成本压力很大,因此这些公司成长为平台公司的难度大、概率低。而并购重组提供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公司的各自优势。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药贴膏剂龙头跨界化药?羚锐制药拟发起大手笔并购,赛托生物最新消息,300583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