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旧从严打击。据统计,年内至今已有10家公司、股东、高管被立案调查,大多数是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相关公司在被立案消息披露后大多股价大跌。
ST
英飞拓近日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公司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各项工作,并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还有公司大股东被立案。近日,
日发精机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日发集团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证券,证监会决定对日发集团立案。
此次
日发精机控股股东日发集团还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证券被立案。日发集团上次集中减持
日发精机股份,要追溯到2022年期间。其中,2022年2-3月,日发集团累计减持公司2.80%的股份,合计套现约1.60亿元。2022年6月,公司再度发布减持公告,并在当年7月减持3.23%公司股份,套现1.57亿元,这次减持时间正处于
日发精机披露计提资产减值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部分公司在被立案调查并处罚后面临退市风险。如
*ST普利2月7日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及可转债交易相关事项的第五次风险提示公告。
去年5月8日,
普利制药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1月4日,公司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指出其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存在大规模虚假财务记载,虚构药品销售业务,虚假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10.3亿元、6.95亿元。
为此,证监会对
普利制药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普利制药被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1000万元。公司的多位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都受到警告并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金额从12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合计罚款1420万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