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并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此前的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热滥用和过充电不起火、不爆炸要求,加快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分级分类制定储能电池标准”,首次将“全浸没式防火”写入技术鼓励方向,要求2026年前完成液冷储能系统安全类强制性国标制定。
去年底,
润禾材料浸没式储能大容量锂电、电动自行车浸没式液冷通过国标测试验证,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作为先行者,新规的实施将给
润禾材料带来重大机遇。
润禾材料研发的浸没式液冷用的超低粘冷却液,自去年以来已批量应用于实际项目,同时,向市场推出“三位一体”的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至今,
润禾材料已向市场推出至少7款超低粘冷却液,适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超充、基站等领域。
目前,对电池、数据中心等场景的降温主要是板冷和浸没式液冷两种方式。电动汽车使用板冷,只能对动力电池进行局部降温,不能解决电池内部单体热失控带来的起火、爆炸问题;板冷应用在储能电池存在与动力电池一样的问题;而数据中心随着功耗越来越大,板冷越来越难以满足降温需求。
浸没式液冷是指冷媒与发热器件直接接触,一次性解决全部元器件的散热问题。从全球来看,浸没式液冷已研究超过20年,但因氟化液等冷媒价格高等问题未能得到市场化应用,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低成本、广用途的新型冷媒研发。
润禾材料的超低粘冷却液和“三位一体浸没式方案”能真正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即使用600度的火焰枪去烧,局部也点不燃,不仅做到了电池可靠安全,还具有消防作用。
根据《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规定,“触发单体热失控后,电池包或系统需在至少2小时观察期内无起火、爆炸现象,且所有监测点温度≤60℃”。
润禾材料超低粘冷却液和“三位一体浸没式方案”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新规的实施为公司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此外,
润禾材料的产品温度适用范围在零下78度至零上200度之间,能够满足极寒和极热温度环境下的使用要求,解决了储能电池在寒冷地区容易冻坏的问题。同时,该产品的价格只有氟化液的几分之一,并将电池的循环次数提高了33%,能满足电池或整车厂对成本控制的需求。
我们注意到,参与新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起草的有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比亚迪、
亿纬锂能等电池头部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既生产动力电池,也生产储能电池。由
润禾材料提供冷却液和解决方案的首批室内储能机柜已从去年11月稳定运行到现在,这为其从储能电池向动力电池拓展提供了实证案例和数据。
润禾材料在4月10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称,液冷产品已形成实际销售。未来,公司将结合产品的客户需求与战略发展规划适时推进产能建设规划。(厉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