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海打造成全球并购中心,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上市公司质地较优、现代化产业体系清晰、金融要素资源丰富,更是让上海在推进并购重组时具备显著的优势。下一步,如何靶向发力,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全球并购交易的重要平台和枢纽?
2月27日,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证监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举办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流座谈会,20余家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市场机构参会。本次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和《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落实落地,助力上海打造全球并购中心,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独特功能。
广开言路 共商更好支持并购基金、跨境并购 “随着多项并购重组支持政策的出台,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我们的并购团队充分感受到了并购重组市场的热度,十分忙碌!”
中金公司并购业务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以来,公司完成了
亚信安全收购亚信科技、
希荻微收购韩国Zinitix、中国生物制药收购
浩欧博、
迈瑞医疗收购
惠泰医疗等多单具有代表性的沪市并购交易。
但在推进并购业务的过程中,部分中介机构也面临痛点、堵点。上述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反映,当前市场并购基金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少标的公司此前做了多轮融资,PE投资人出于DPI(投入资本分红率)考虑,希望能够现金退出。但对上市公司而言,现金收购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此时非常需要并购基金的介入,在当中过渡一下,从而促成交易。因此,建议政策上能够扶持并购基金。
君合资本相关负责人建议,支持并购基金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无论是由并购基金配合龙头企业开展并购,还是让并购基金沿着垂直赛道收购,或是打造平台型整合公司,均可予以鼓励,进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整合者和平台型企业。
在跨境业务中,并购基金也能起到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晨壹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发挥好并购基金在跨境并购中的积极作用,支持企业走出去。并购基金作为专业的并购投资人,在跨境并购中可以发挥其专业特长,充分协调海内外资源,帮助企业快速锁定标的并规避交易中的风险,提高跨境并购的整体成功率。
广发证券并购业务相关负责人建议,引导A股公司海外并购、实现全球布局,获取关键资源、技术和市场,同时吸引更多耐心资本进入A股进行长期投资。
多方合力 共促更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上海落地 参会者还探讨了如何强化政策供给、集聚并购资源,助力上海打造全球并购中心,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表示,将以落实行动方案、推动更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上海落地为抓手,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势,提升并购服务水平,完善并购市场生态,将打造上海全球并购中心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全国的产业和企业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打造并购集聚区整合并购资源;二是推动试点有利于并购重组的监管政策来解决堵点卡点问题;三是举办高质量并购会议提高并购影响力;四是做好并购专业人才培育、夯实并购基础。
上海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一是积极落实“并购六条”和行动方案,通过联合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为沪市上市公司做好政策服务,推动更多高质量并购重组案例落地;二是以高质量并购重组为抓手,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同行业横向强强联合,推动沪市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三是坚持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切实防范各类“忽悠式”并购重组,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认为,建设规范有序、活跃有效的并购重组市场,是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继续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立足沪市主板“大盘蓝筹”和科创板“硬科技”的鲜明特点,不断提升制度和监管的包容性、适配性,全力推动“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落实落细落地;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加大力度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和链主型龙头企业,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开展“三开门”服务,加大调研和沟通力度,问道问计问需于市场;持续改善市场生态,积极营造有利于并购重组的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