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6万多股民连吃跌停,双飞集团最新消息,300817最新信息

《 双飞集团 300817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猝不及防!6万多股民连吃跌停
2025-03-25 00:34:00

  周一A股三大指数尾盘翻红,沪指涨0.15%,深成指涨0.07%,创业板指涨0.01%。两市成交额1.4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001亿元。盘面上,旅游酒店、有色金属、保险等表现强势,算力、地产、教育等板块回调居前。
01
多只旅游股涨停
  看个股的话,周一旅游酒店板块强势,其中张家界峨眉山A大连圣亚天府文旅纷纷涨停。长白山祥源文旅西安旅游等也表现强势。
  消息面上,随着清明假期的临近,旅游市场掀起小高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也发布了清明假期旅行趋势。同程旅行表示,2025年清明假期非一线城市中高星级酒店预订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踏青、采茶、春日游园等清明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激增75%。
  此外,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优化休假安排,鼓励职工通过带薪年休假与法定节假日、周末连休,形成家庭友好型假期”,这一政策极大的刺激了市民清明出游期望。
  中航证券认为,政策利好和消费活力的提升有望进一步提振春夏季旅游市场,消费者游玩诉求亟待释放,助力我国旅游经济加速增长。
  信达证券则表示,2025年开年消费首发政策即立足文旅,并强调文旅对其他业态的支撑,服务消费是抗通缩的重要阵地,文旅则是服务消费的阵眼,长逻辑与短期政策催化共振,建议重视文旅、酒店等板块投资机会。
02
15天10板牛连吃跌停
  相反,部分强势股却迎来大跌。主营轴承及其零部件研产销的襄阳轴承便是代表之一,该股继上周五闪崩跌停后,周一一字板跌停,收盘时封单金额高达8.5亿元。当前,襄阳轴承的股东户数为6.26万户。
  而连续跌停之前,得益于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爆,襄阳轴承成为A股的明星大牛,年内最大涨幅达243%。2025年2月28日至2025年3月20日还录得15天10板的“暴走模式”。
  此前,襄阳轴承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的高效率、低震动、薄壁等轴承技术可应用于机器人减速器轴承。
  周一,减速器板块整体弱势,除前述襄阳轴承外,宁波东力南方精工永茂泰也是跌停收盘。光洋股份中马传动双飞集团等也跌幅靠前。
03
科技股明显“降温”
  可以说,包括减速器板块在内的整个科技股行情,近来有明显降温之势。人形机器人、DeepSeek概念、国资云、AI智能体等热门题材,均在近期遭遇明显回撤。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收盘,3月计算机、电子、通信这些“科技感”十足的行业板块纷纷下跌,跌幅分别为2.22%、1.85%和1.15%。而3月以来,申万一级行业只有7个行业是下跌的。
04
微盘股指数暴跌
  这种科技股行情和其他板块之间的高低切,体现在盘面上也是明显的大小盘切换。比如微盘股指数周一盘中一度大跌近6%,收盘时仍大跌4.04%。而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则相对强势,前者收盘涨0.67%,后者涨0.51%。
  综合市场观点来看,不管是高低切,还是大小盘切换,以下两方面因素被较多提及:一是科技股和微盘股面临着持续走高所积累的兑现压力;二是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业绩披露期推进,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融资资金可能转向阶段性流出,从而加速市场风格的短期再平衡,带动市场从前期偏小盘、成长主题的风格向业绩稳健、偏防御属性的方向转换。
  兴业证券通过复盘近十年1-6月的市场风格表现后发现,从过往来看,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随着财报季到来,市场将迎来全年最基本面、最价值的时间,风格也将向绩优股、业绩确定性强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和缩圈。
  而申万宏源则表示,随着“四月决断”窗口临近,经济和A股一季报迎来验证期,基本面影响市场的权重提升。其中,国内AI出现了阶段性的催化空窗期,随着股价调整,一些偏谨慎的叙事开始出现,趋势行情中出现了调整波段,科技消化短期性价比问题。
05
消费有望成新主线?
  往后看,资产配置的再平衡正被较多提及,而此前表现温和的消费股,被不少机构认为或是接下来市场的主线之一。
  中金公司表示,结合目前宏观环境,对消费板块的整体配置可能仍处于偏左侧阶段,中短期(3-6月)或仍呈现为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细分景气行业;中期(6-12月)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有效需求回升,消费领域有望逐步迎来趋势性行情。
  华金证券复盘历史数据表示,春季行情中科技率先启动,后期轮动至消费和周期等行业。当前已进入春季行情末期,补涨的成长、消费和部分顺周期等行业可能相对占优。
  摩根士丹利基金则表示,2025年提振消费注定是全年较为关注的投资热点之一,且市场更加关注新消费。新消费一方面新在更重视消费体验而非单纯的实物购买;另一方面则新在部分赛道的龙头品牌“新”登资本市场,关注度更高引发抱团效应。2025年消费行业在政策带动和刺激下,有望迎来复苏。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