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暴涨800元/吨!超20家企业集体调价,惠云钛业最新消息,300891最新信息

《 惠云钛业 30089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钛白粉暴涨800元/吨!超20家企业集体调价
2025-02-28 10:37:00
近日,钛白粉企业掀起涨价潮,截至2月25日,龙佰集团(002601.SZ)、惠云钛业(300891.SZ)、道恩钛业等21家钛白粉企业发布了涨价函,国内普涨300元/吨,国际普涨50美元/吨。这是2025年以来,国内钛白粉企业第二次调价。
  此前,在临近春节的一月下旬,钛白粉企业也曾集体调价。两次涨价累计来看,国内钛白粉销售价最高上涨800元/吨,国际价格最高调涨150美元/吨。
  “调价主要原因是成本上涨。”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孙珊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对于后续钛白粉价格走势,孙珊珊表示,预计3月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为主,钛白粉价格虽能上涨,但难以形成明显上涨趋势。
  此外,市场也有声音指出,行业两次调价正好与欧盟与印度反倾销税时间相符,国内企业调价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成本上涨
  1月21日,我国钛白粉龙头企业龙佰集团上调了钛白粉价格,其中国内调价300元/吨,国际调价50美元/吨。钛白粉行业一向有集体涨价的特点,1月22日—2月10日,中核钛白惠云钛业、恒通钛业、中信钛业等20多家企业集体上调了钛白粉价格,上涨幅度为国际50—100美元/吨,国内300元—500元/吨。
  在国内企业调价之前,国际钛白粉龙头已经率先涨价。1月17日,国际钛白巨头泛能拓宣布,受欧洲能源危机影响,从2025年2月1日起,对在欧洲、非洲和中东销售的所有二氧化钛(钛白粉)价格上调300欧元/吨。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造纸等领域,被称为“工业味精”,其下游需求与地产、基建密切相关。该产品上游原料主要是钛精矿和硫酸。
  本次钛白粉调价,龙佰集团在涨价函中并没有给出原因,不过也有企业表示是成本问题。对此,孙珊珊告诉记者,春节前钛精矿价格涨了100元/吨。
  时间仅过去一个月,国内钛白粉企业再度集体调价,依然是行业龙头打头阵。2月21日,龙佰集团发布调价函,惠云钛业、海峰鑫、山东东佳等20余家钛白粉企业于一周之内集体发函宣布涨价,掀起了年内第二波集体涨价潮,具体来看,国内普涨300元/吨,国际普涨50美元/吨。
  孙珊珊告诉记者,二度调价主要原因还是成本上涨。“钛精矿在2月上涨100元/吨,加上3月硫酸也有调涨预期,因此钛白粉工厂再次调涨报价。但因下游需求偏弱,对于钛白粉上涨多保持观望,实际成交缺乏放量,下游接受还需时间。”
  对于钛白粉企业调价原因,也有观点认为,跟反倾销税有关。1月21日,欧盟正式对华钛白粉征收反倾销税,税率250—740欧元/吨。2月12日,印度宣布对华钛白粉征收反倾销税,税率460—681美元/吨。
  “征收反倾销税跟调价的关系其实不大。”隆众资讯钛白粉行业分析师吕晓倩告诉记者,2025年以来两次调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成本上涨,再一个就是第二次调价其实是为了落实上一波涨价。
  惠云钛业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反倾销税对于公司来说问题不大,我们产品出口的比例相对会小一些,主要还是对内销售。对于整个行业的话,就不好判断了。”
  上市公司业绩不佳
  涨价情况下,下游的接受度如何呢?上述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游的需求没问题,但是这两年原材料成本一直比较高,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记者注意到,多家钛白粉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下滑。
  惠云钛业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24年行业竞争加剧,钛白粉市场价格稳中偏弱,下半年价格下行,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375万元—525万元,同比下滑87.21%—90.86%。
  安纳达指出,与2023年同期相比,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形下,公司钛白粉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367万元—2049万元,同比下降68.4%—78.92%。
  金浦钛业表示,2024年钛白粉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自去年4月份开始持续下滑,叠加公司生产主要原材料硫酸价格较前一年涨幅较大,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预计2024年净亏损2.01亿元—2.65亿元,同比下降25%—65%。
  对于后续钛白粉价格走势,孙珊珊告诉记者,进入3月,随着磷肥市场进入旺季及部分区域硫酸装置进入检修期,硫酸需求增加而供应减少,硫酸价格有望上涨。同时,预计钛精矿价格也较为坚挺。稳中有涨的原料能够给予钛白粉市场价格支撑。
  供需方面,孙珊珊向记者分析,3月份尽管需求有所提升,但预期增长幅度有限,加上各国反倾销政策频出,对市场心态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预计3月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为主,钛白粉价格虽能上涨,但难以形成明显上涨趋势。
  吕晓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份来看,目前原料维持高位,成本面有一定支撑,另外随着钛白粉企业之前在手订单发运减少,新单商谈价格会陆续靠向新价,市场价格重心不断上移。”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