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行渐近 备受关注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行渐近。多位专家表示,新一轮改革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和财政形势,更要站在国家治理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具体来看,优化税制结构、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强化转移支付激励约束等料是本轮改革的重点任务。
注册制后深市最大重组项目过会 7月11日,深交所并购重组委审议通过
中航电测发行股份购买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的重组项目,交易金额174亿元。这是试点注册制以来交易金额最高、规模最大的深市重组项目,也是新“国九条”、“科技企业16条”发布后,资本市场精准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资产并购重组的典型案例。
转融券暂停实施首日:A股放量大涨 情绪显著回暖 7月11日,转融券暂停实施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高开高走,全天近5000只股票上涨,超100只股票涨停,A股总市值单日增加1.21万亿元。转融券余额居前的股票也表现亮眼,其中转融券余额为1.70亿元的
爱尔眼科涨逾10%。
上市公司借道科创基金 开启“投硬投小”新风尚 近日,
国泰君安、
海通证券宣布布局总规模达890亿元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步入7月,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成立或投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方向多聚焦半导体、高端制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所参与的基金也多为聚焦早期投资的种子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上海证券报 一揽子政策实施一年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效果初现 一揽子化债政策出台一年,在多方协同努力下,“地方债务风险”这道难题正被逐步攻克,取得积极成效。业内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应坚持“化债”与“发展”两条腿走路;从长远看,更需着眼于增强产业创税能力和推动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从根本上提升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的“造血”功能。
首批基金二季报披露 看好红利和AI双主线 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报披露拉开帷幕。中欧基金、德邦基金旗下部分基金率先披露了二季报。根据季报,部分绩优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基金经理也在震荡行情中密集调仓,看好的方向主要是红利和AI。
行业景气度攀升 逾百家公司上半年业绩预计倍增 A股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密集发布,盈利同比倍增的公司也扎堆出现。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11日,已有超百家公司透露上半年业绩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6月以来逾200家外资机构调研A股公司 “高质量出海”颇受关注 高盛集团调研了
比亚迪、
中控技术、
宁德时代等15家公司;摩根大通调研
汇川技术、
中国核电等4家公司;花旗调研
荣昌生物、
沪电股份……6月1日以来,超过200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其中出海业务情况是外资调研关注的重点。
证券时报 2024年上半年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多领域改革期待破题 下半年楼市有望改善 近期,证券时报发起“时报经济眼:2024年上半年经济学家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院校的权威经济学家,希望本次调查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并为下一阶段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决策参考。
资本公积金补亏落地 上市公司分红空间打开 上市公司正在以实际行动创造条件回应监管要求,积极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近期,
浙数文化、
肇民科技、
文峰股份等多家公司相继公布中期分红计划,推进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统计显示,今年已有超百家A股公司公布2024年中期分红安排。
A股再融资市场生态新变化:定增市场降温 发债渐成主流 近年来,随着A股定增、转债等再融资方式节奏变缓,加上资金利率不断降低,上市公司发债的意愿不断提升,发行债券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主流方式。
2.8万条数据揭秘连续涨停股:绩差小盘特征鲜明 三大风险需警惕 追涨停板一直以来颇受短线投资者青睐,甚至被冠以“龙头战法”的美誉。连续涨停股有哪些特征,后续上涨的持续性如何?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了2005年以来近2.8万次连续涨停记录发现,这类个股多以题材炒作为主,绩差小盘特征鲜明,交易风险较高。
证券日报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资本市场全面深改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奋斗目标。强大的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标配,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有利于优化融资结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境内首批两只沙特阿拉伯ETF上市在即 公募机构积极探索全球化投资路径 境内首批两只沙特阿拉伯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上市在即。7月11日,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两家公募机构发布旗下沙特阿拉伯ETF上市交易公告书,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和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将于7月16日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此举便利境内投资者投资布局沙特阿拉伯资本市场。
程序化交易监管举措近期将出台 高频策略或将降速降频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异常交易行为监控标准、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等监管规则将于近期发布。对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将在条件成熟时择机出台。
半导体上市公司频传喜报 下游需求旺盛为行业送来暖风 随着半年报窗口期打开,近期有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据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申万行业(2021,仅A股)分类半导体板块中,已经有23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11家预增,3家实现扭亏,并有多家预计利润实现“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销量还是利润?汽车价格战没有赢家 定价权是品牌最重要的资产,往往掌握在行业最大盈利者手中。2023年卖出了302万辆车的
比亚迪成为最能赚钱的车企之一,全年净利润超300亿元,毛利率达到23.02%。拥有着庞大销量基盘和更高毛利率的
比亚迪,2024年开始主动出击,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半个月内密集发布了10余款主力车型的荣耀版本,最大降幅超过3万元,挑逗着8万元~20万元价格带产品的神经。
演唱会审批权限试点下放 广州、成都等四城迎来演唱会开放机遇 7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6个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批复》。
第一财经 中电联发布电力行业年度报告: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 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呈现总体紧平衡态势;迎峰度夏和度冬用电高峰期,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部分时段可能需要实施需求侧管理等措施。
万亿级消费税改革受关注:增收和与地方分享成关键 在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之下,叠加新一轮财税改革“箭在弦上”,万亿级消费税改革备受关注。消费税改革方向早已明确,“十四五”规划中要求调整优化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经济参考报 1.5万个!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开工 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记者1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目前,2023年增发国债1.5万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绩优药企逐渐显露 十多家中期净利料翻番 业已披露的数十份药企中期业绩预告让绩优者逐渐浮现。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发稿时,72家A股上市药企对上半年经营情况进行预告,包括20家预增、3家略增、3家扭亏、10家减亏。其中,22家企业上半年预告净利润上限过亿元,17家企业预告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超100%。
(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