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场新闻 1、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5%,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3%。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03%,标普500指数跌0.27%,道指跌0.5%;英特尔涨超7%,创去年12月以来收盘新高;特斯拉涨超2%,终结日线五连跌。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73%,创去年10月8日以来收盘新高;向上融科涨近12%,富途控股涨逾9%,哔哩哔哩涨超6%,阿里巴巴、理想汽车涨近5%。
2、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超2%。WTI 3月原油期货收跌1.95美元,跌幅2.66%,报71.37美元/桶。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跌1.82美元,跌幅2.36%,报75.18美元/桶。欧股全线收高,法国CAC40指数收涨0.17%报8042.19点,德国DAX30指数收涨0.50%报22148.03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34%报8807.44点,德国、英国股市均续创历史新高。
(二)行业掘金 1、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
机器人正式在京东线上首发开售。其中Unitree H1人形
机器人售价为65万元,预计60天可交货。Unitree G1人形
机器人售价为9.9万元,预计45天可交货。目前,该产品已从京东平台下架。产品页面显示,该人形
机器人型号为G1-001,使用场景为娱乐陪伴,续航时间2—4小时。一台G1体重约35千克,身高127厘米,有3指力控灵巧手,23至43个关节电机,配备3D激光雷达等。目前G1产品的保修期为8个月。宇树科技H1和G1人形
机器人在京东线上首发开售后不久显示售罄。客服表示,这两款产品于2月11日上线平台,并称目前不再面向个人进行销售,可以拨打宇树科技官方电话对接销售人员。
点评:人形
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的关键时期,随着各大科技巨头宣布下场
机器人,2025年是人形
机器人产业化的元年,注定了2025年
机器人方向的资本开支会大幅增加。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当前人形
机器人产业链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2025年将成为量产元年。特斯拉产业链以及国内产业链迎来投资机会。AI大模型技术精进,人形机器人落地量产进程有望加快,概念股包精锻科技、汉威科技、汉宇集团等。 2、据豆包大模型团队消息,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Foundation团队近期提出UltraMem,一种同样将计算和参数解耦的稀疏模型架构,在保证模型效果的前提下解决了推理的访存问题。据介绍,该架构有效解决了MoE推理时高额的访存问题,推理速度较MoE架构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豆包UltraMem再现端侧降本,通过优化访存机制,在相同参数和激活条件下实现更低的内存占用,使其在批处理场景下访存成本接近Dense模型。
点评:豆包UltraMem有效解决MoE推理时高额的访存问题,推理速度较MoE架构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更适合高频调用和端侧部署。实时语音交互、移动端图像处理等端侧应用的响应延迟显著降低,用户体验流畅度提升。本地部署要求大幅降低,大规模部署端侧设备成为可能,相关应用场景井喷。
此前豆包实时语音大模型,是语音理解和生成一体化的模型,实现了端到端语音对话。AI软硬件生态正在形成,有望带领国内AI应用落地加速落地。概念股包括润欣科技、博士眼镜、天键股份等。 3、今天凌晨3点,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公布了GPT-4.5和GPT-5的炸裂消息。Altman表示,OpenAI很快发布GPT-4.5,就是传说中的猎户座模型(Orion),也是最后一个非思维链模型。接着会整合GPT和O系列两大模型打造一个全新的系统,能自动选择思考和非思考功能,适用于多种任务。在ChatGPT和API 中,将发布GPT - 5,这是一个整合了包括 o3模型在内诸多系统,同时o3模型将不会作为独立模型推出。免费版ChatGPT能在标准智能设置下无限制地使用GPT - 5进行对话,不过会有防止滥用。
点评:近期OpenAI公司CEO奥特曼在东京大学交流活动中透露,内部模型已达GPT4.5,升级成5.5不再需要100倍算力升级。AI加持下的代码大模型可显著降低开发门槛,提升程序开发效率,对科技巨头降本增效有非凡意义,目前包括谷歌、OpenAI等互联网大厂均已抢先布局。
ChatGPT Plus能够以更高智能水平运行GPT - 5,而Pro订阅用户则能以更高等级的智能水平运行 GPT - 5。这些模型将融入语音、绘图、搜索、深度研究等更多功能。概念股包括金现代、鼎捷数智、彩讯股份等。 4、现代汽车将于2025年3月正式向公众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入超过9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涵盖磷酸铁锂、三元锂和全固态电池等多种技术。-
长安汽车近日也宣布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预计在2025年年内可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另外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
点评:据了解,固态电池的重点渗透领域包括中高端动力电池、消费电池、
机器人电池、eVTOL电池等,
中信证券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56GWh,主要为固液混合电池,全固态电池渗透率可能不足1%。但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设备需求有望先行。
根据《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统计,目前国内固态电池规划产能已达数百GWh,将有力拉动固态电池设备投资。概念股包括道氏技术、鹏辉能源、南都电池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