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众擎
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
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人形
机器人前空翻特技。这一突破性成果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和热议。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
机器人成功完成前空翻特技,实现了在运动能力上的跨越。这一突破,体现了人形
机器人在硬件、算法等环节的技术进步。未来人形
机器人有望完成更多的复杂动作,从而在更多领域发挥其价值。”
人形机器人又“整活” 2021年,美国工程与
机器人设计公司波士顿动力研发的人形
机器人Atlas,实现了后空翻。在此之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
机器人H1,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全尺寸电机驱动可后空翻人形
机器人。
与后空翻相比,前空翻对
机器人的动态平衡、瞬间加速和精准落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前空翻的实现标志着人形
机器人运动控制、动态平衡和感知能力的全面进步。”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
机器人从软件算法策略上分为“大脑”和“小脑”,“大脑”负责感知外界并模拟人类思维决策过程,“小脑”则模仿生物进行复杂的运动,即运动控制。受益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
机器人“大脑”已经具备初级阶段的人类脑力,而“小脑”智能亟待突破,控制人形
机器人全身上下几十个自由度进行高维运动,受制于没有通用的算法模型以及
海量数据,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
据悉,众擎
机器人在4个月前首次用优雅直膝步态结束人形
机器人弯腿屈膝小碎步的现状,在此次突破中,该企业通过对
机器人运动学的深入研究,结合智能控制算法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过对动态平衡与瞬间加速的精确计算,使
机器人在空翻过程中保持稳定,并在落地时完美支撑重心,从而实现这一高难度动作。
深圳市众擎
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人形
机器人是全球首创使用端到端神经网络方式将
机器人步态提升到真人标准的产品,加上静止身形与运动姿态都是优雅且节能的,进一步打破了
机器人与真人之间的壁垒。
国内产业链日趋成熟 全球人形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国内人形
机器人产业链正逐步形成完整的技术生态。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人形
机器人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并且持续加大投入。
国产传感器龙头深圳
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于
机器人场景的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开发完成,目前已接到小批量订单,正在有序交付及验证中。公司六维力传感器在研发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正处于样品研发的关键阶段。公司方面表示:“公司管理层会密切关注人形
机器人产业发展动态,积极评估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微型传动领域龙头企业深圳市
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对精密减速箱、高性能电机和电控系统的产品组合,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产品特点,聚焦手指等运动执行应用部位,开发仿生
机器人灵巧手产品。公司方面表示:“公司长期看好
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发展,并将其确立为公司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之一,目前该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
机器人运动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高精度传感器帮助其在动作中保持动态平衡,先进的控制器发出快速精准的指令,而且需要运动学模型来助其完成复杂动作,国内人形
机器人产业链正快速发展,并且日趋成熟。”
“人形
机器人领域的进步令人鼓舞。未来,高度仿真人形
机器人的发展,还需依赖更多技术创新,包括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持续突破。”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