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批贷款回购增持案例正式落地。
10月20日,23家沪深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取得贷款承诺函或达成合作意愿,将使用贷款资金进行回购或增持。
首批上市公司贷款涉及资金总额超百亿元。除了
威迈斯和
东芯股份,共有2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贷款或授信额度,其中有5家贷款或授信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在5%以上。
参与此次专项贷款业务的银行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两家股份行。其中,
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合作家数相对靠前。
根据相关规则,大股东使用贷款增持和回购均是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通过集中竞价方式交易将对相关公司股价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利好公司长期价值。
首批23家公司涉及金额超百亿 具体来看,首批参与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包括
中国石化、
招商蛇口、
招商轮船、
招商港口、
中远海控、
中远海发、
广电计量、
迈为股份、
兆易创新、
威迈斯、
嘉化能源、
温氏股份、
福赛科技、
阳光电源、
山鹰国际、
通裕重工、
牧原股份、
中国外运、
中远海能、
中远海特、
东芯股份、
力诺特玻、
玲珑轮胎。
上述23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9个省份,其中广东最多,有6家,上海有4家,北京、山东、安徽各有3家,江苏、浙江、河南、天津各有1家。
从企业性质来看,首批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包含央国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从上市板块来看,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均有涉及,其中主板11家、科创板2家、创业板6家。
从行业来看,分布在航运港口、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光伏设备、养殖业等13个行业。
从总市值来看,千亿市值的公司共有5家,百亿市值的共有12家,百亿市值以下的共有6家。其中,市值最高的
中国石化超过7000亿元,市值最低的
福赛科技约29亿元。
首批23家上市公司涉及贷款资金总额超百亿元,除了
威迈斯和
东芯股份,共有2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贷款或授信额度,其中
牧原股份贷款金额最高,为24亿元,其次是
中国石化获授信额度16亿元,
中远海能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3.58亿元,
温氏股份借款金额不超过10亿元。此外,
招商港口、
中远海能等5家上市公司贷款或授信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在5%以上。
从业绩和近段时间股价表现来看,上述23家上市公司中,仅有
东芯股份2024年上半年业绩处于亏损,其余22家均实现盈利,超过六成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股价表现方面,自9月24日以来,上述23家上市公司中,除
中远海能累计小幅下跌0.54%,其余上市公司均实现不同程度上涨,包括
东芯股份、
威迈斯等6家上市公司累计涨超30%。
6家银行参与其中 参与此次专项贷款业务的银行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两家股份行。
从已签署贷款合同及达成合作意愿的情况来看,
中国银行合作的家数最多,共有7家,其后是
招商银行的5家、中国
建设银行的4家,中国
工商银行和
中信银行各有3家,中国
农业银行有1家。
其中,
温氏股份称,该公司已与中国
农业银行授权分支机构签署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同时,该公司还收到了
中国银行授权分支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函》。
根据此前“一行一局一会”发布的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严格确定贷款条件,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并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此外,要求严格管理贷款资金,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从贷款利率来看,首批获得专项贷款的上市公司已披露的贷款利率为2.25%。一位股份制银行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2.25%的贷款利率已比较低,能有效提升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积极性,对资本市场形成有利支持。
为了避免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或发生资金挪用,上市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承诺函》,其中就包括要求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将贷款资金汇入借款主体专用证券账户或指定的回购专用账户,专项用于回购上市公司股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