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0018&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2月10日,随着
上港集团宣布“‘双子星’上海港首航第1箱正式起吊”,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马士基与赫伯罗特船公司共同运营的“双子星”协作在上海的首航正式启动。在业内看来,这标志着“双子星”协作在上海港正式运营。
“双子星”启航为全球供应链增韧劲 2025年2月起,马士基与赫伯罗特以全新“双子星”协作开启战略合作,其航线在国内将主要挂靠
上港集团旗下冠东公司运营的洋山深水港区三期码头。
“双子星”首航仪式上,马士基亚太运营中心总裁柯安素表示,“选择上海港作为‘双子星’枢纽港之一,是基于其世界级的港口作业效率、数字化能力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五年领跑的超级大港,上海港与“双子星”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其国际航线网络密度,保障“双子星”网络“船舶准班率”,为全球客户提供“超预期”的物流保障。同时,各口岸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双子星”协作的运营,提前布局规划,与港航共同优化专项服务措施,提升口岸服务能级和服务保障。
“
上港集团将肩负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力军的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港口运营商’为愿景,持续提升上海港枢纽能级和服务水平,为全球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优质的‘中国方案’。”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周勇表示。
周勇透露,
上港集团将通过与“双子星”的合作,结合自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强化提升港口国际中转、空箱调运等重要功能,同时做好沿海捎带、国际中转集拼等重点业务的拓展。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际航运格局正在深度重构。上海港作为全球核心枢纽港,将以“效率第一”为目标,聚力做强主业、做优服务,与船公司携手打造港航业效率与服务的新标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跃升注入澎湃动能。
此前,2月8日,“双子星”联盟的航线首航船“法兰克福快航”轮、“亚当斯”轮同时到港直靠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作业。这是宁波舟山港首次迎来“双子星”联盟航线船挂靠。
据悉,“双子星”联盟共有10条远洋干线挂靠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覆盖欧洲、地中海、美西等五大航区。
大幅减少远洋干线枢纽港挂靠 2025年2月1日起,“双子星”联盟正式启动运营,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将共计投入340艘船舶、约370万标准箱的运力参与运营。“双子星”海运服务网络由29条干线以及30条灵活的穿梭快线组成,目标是达到90%以上的准班率。
从原有海运网络切换至“双子星”的过渡期预计将持续到5月底。期间,相关船舶将在执行完马士基和赫伯罗特与其他承运人的协议后加入新网络。6月起,“双子星”海运服务网络将实现全面运营,所有相关船舶将全部按照“双子星”的船期表航行。
鉴于新合作计划的推出,赫伯罗特已于2025年1月31日退出THE Alliance联盟。原THE Alliance中的其他成员,包括海洋网联、韩新海运和阳明海运,重新组成了Premier Alliance联盟。地中海航运也宣布于2025年2月退出与马士基组成的2M联盟,并推出独立运营的全新东西向航线服务网络。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所副所长郑静文对记者表示,“双子星”联盟的目标:一是提高准班率,以达到高可靠性。二是通过高效、广泛的全球网络,做到全球覆盖。三是利用有竞争力的运输时间,进行快速响应。
“‘双子星’联盟将大幅减少远洋干线枢纽港挂靠,新的航线网络较旧的网络节点减少超四成。同时,强调对重点节点的控制权。”郑静文说,位于马来西亚的丹戎帕拉帕斯港将作为亚洲区域重要的中转作业基地。
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未来,航运“新势力”将如何重塑贸易版图?有业内分析认为,“双子星”的诞生或将打破传统航运联盟的格局。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认为,上海港与“双子星”的合作,本质是通过港口与航商的“数据共享、标准共建”,推动全球航运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竞争”。
郑静文表示,“双子星”联盟可能将重塑行业竞争策略。例如:在效率先行、综合物流服务等方面。另外,其他班轮联盟或巨头可能跟进,调整相关航线布局。此外,中转模式对中小班轮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