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0019&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近日,
宝钢股份与一汽-大众正式签署《一汽-大众与
宝钢股份低碳“绿钢”合作备忘录》(简称:《备忘录》),聚焦绿色低碳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低碳汽车供应链。
据悉,一汽-大众将率先量产使用宝钢绿色低碳汽车板,包括固定废钢比与氢基竖炉冶炼等技术路径汽车板材料,以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双方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推汽车钢铁产业链早日实现碳中和。
一汽-大众总经理、党委书记潘占福和
宝钢股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吴小弟等参加此次签约活动。
《备忘录》显示,双方将围绕工作目标,在固定废钢比低碳“绿钢”认证、氢基竖炉与电炉工艺低碳“绿钢”认证、低碳“绿钢”碳核算能力共建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一汽-大众计划从2024年开始启动“绿钢”材料的批量切换,到2030年实现
宝钢股份供货所有自制件100%使用“绿钢”材料。
据了解,前期,双方已经开展了IF钢、BH钢、LA钢等主要钢种的“绿钢”材料认证项目,同时首个“绿钢”宝特赛®材料翼子板零件也完成小批量试冲验证,整体成形性能及表面良好。这是双方合作取得的重要里程碑成果,为后续批量使用“绿钢”奠定了基础。
宝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板用钢等金属材料的碳排放,是汽车制造原材料采购环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次备忘录签约合作及“绿钢”零件的试冲成功将促进双方在汽车生产制造和钢铁材料生产跨领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合作,也充分展现了一汽-大众和
宝钢股份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为全行业的双碳目标推进,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双方将共同迈向绿色可持续未来,携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资料显示,
宝钢股份与一汽-大众的合作始于1993年的捷达车身用材国产化,到21世纪初,随着宝钢电镀锌外板和热镀锌外板的制造能力提升,配合一汽-大众推进奥迪A4、A6等高端车型的高表面等级外板的国产化工作,实现了一汽-大众车身用材的全面国产化。自一汽-大众首个异地工厂成都项目开始,
宝钢股份配合多基地对多工厂的近地化供应,配以属地化加工中心贴身服务,打造了一套最优保障、最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30多年来,
宝钢股份和一汽-大众见证了汽车和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在低碳领域,双方将携手推动双链绿色转型、数智赋能,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