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华安基金成立了市场上第一只上证180ETF,代码510180,其中510代表上交所,180代表标的指数。
包括华安基金在内,可能整个市场都没有想到,第二只上证180ETF的出现要等18年。
根据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继易方达10月28日申报上证180ETF之后,11月又有7家基金公司申报了同款产品,这些基金公司包括银华、鹏华、华泰柏瑞、南方、兴业、天弘及平安基金。
截至11月底,8只180ETF都已经获批。其中,获批最早(11月9日)的易方达上证180ETF已于11月29日开始发售,代码530180。
从历史数据看,第一只上证180ETF即华安上证180ETF成立以来,表现出两个特征:其一是份额规模较为稳定,其二是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截至上半年末,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超过95%,是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最高的宽基ETF。
规模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华安上证180ETF规模为57.95亿份,2020年至2023年底的规模依次为55.91亿份、55.38亿份、56.10亿份及59.26亿份。
持有人结构方面,截至上半年末,华安上证180ETF规模为58.13亿份,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55.78亿份,占比95.96%。2020年至2023年底,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依次为96.67%、96.80%、96.33%及95.68%。
截至上半年末,全市场股票ETF合计1.58万亿份的规模中,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为49.04%。其中,中证800ETF、中证10001ETF及沪深300ETF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分别为89.28%、86.01%、85.85%,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在机构投资者大举增配股票ETF以及上交所优化上证180指数的背景下,华安上证180ETF的上述两个特征预示着正在发行及将要发行的8只同类ETF会有较为圆满的结果。
不过,从历史回报来看,上证180指数的表现不太理想。
根据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截至11月29日,上证180指数过去五年涨幅为1.41%,过去三年涨幅为-19.41%。同期,华安上证180ETF回报率分别为13.45%和6.79%。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一点,上证180指数的发布机构已有应对。
11月14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指数可投资性,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将修订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此次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是增加流动性门槛: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样本空间前90%的证券。
其二是选样方法修订为:对于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筛选条件的证券,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后,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18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其三是增加权重约束: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40%,且一级行业权重合计占比与样本空间相应一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合计占比保持一致。
其四是取消临时调整部分的快速计入规则。
根据上述公告,新的编制方案将于12月16日开始实施。
上交所表示,上证180指数方案优化后,指数定位更加清晰,指数表征性、投资性和稳定性均有提升,更好反映了沪市核心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具体而言,一是对沪市的表征性更强,指数样本在沪市的市值、营收、分红、净利润覆盖度分别达到约61%、63%、76%、82%,比修订前分别提升2.4个、1.4个、4.1个、4.9个百分点;二是更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工业等“新经济”相关行业权重提升9.5%,科创板权重提升1.8%;三是指数行业均衡更合理,样本权重行业分布基本与沪市整体行业特征保持一致,更好反映资本市场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指数收益率、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近十年年化收益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年化波动率降低0.1个百分点,近三年样本周转率下降至约8%。
根据上交所11月29日发布的公告,12月13日收市后,上证180指数成分股将有调整,调出与调入的成分股都是18只。
调出的成分股包括
太极集团、
爱旭股份、
闻泰科技、
锦江酒店、
通策医疗、
中航重机、
水井坊、
四川长虹、
中炬高新、
赤峰黄金、
人民网、
甘李药业、
斯达半导、
安井食品、
口子窖、
伯特利、
石英股份、君实生物。
调入的成分股包括
华夏银行、
上港集团、
华能水电、
四川路桥、
川投能源、
新奥股份、
宝信软件、
杭州银行、
南京银行、
宁波港、
赛力斯、
上海银行、
潞安环能、
中煤能源、
公牛集团、
合盛硅业、
大全能源、百利天恒。
中证指数官网信息显示,截至11月29日,上证180指数前五大成分行业是金融、工业、主要消费、信息技术和原材料,权重分别为30.81%、16.06%、12%、10.33%及8.85%,前五大成分股为
贵州茅台、
中国平安、
招商银行、
长江电力和
中信证券。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