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鹏成都报道 央企的回购增持浪潮,正在向地方国企扩散。4月9日晚间,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集体披露回购、增持类公告。
其中,
四川长虹“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经其董事长提议,计划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2.5亿元-5亿元,以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实施股权激励等。
长虹控股集团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支持旗下上市公司严格依法合规开展市值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增强市场信心,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在近期二级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四川当地国资回购、增持明显提速。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4月,已经有川投能源、四川路桥与成都银行等9家上市国企发布相关公告,如果按照回购或增持金额的上限计算,新增回购、增持额度达到50亿元。 就增持金额来看,
五粮液、
川投能源两家公司均计划增持5至10亿元。
成都银行,则计划由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成都产控、成都欣天颐两家企业,增持公司3979.44万股至7958.87万股。按照17.59 元/股的增持价格估算,上述增持金额将达到7至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上市国企加码回购、增持的同时,当地国资也在强调市值管理。 据四川省国资委4月9日消息,近期印发了《关于提高省属监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意见》,内容涉及建立健全市值管理制度、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强化外部关系管理、运用有效措施等多方面内容。
意见明确,支持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运用增持、回购及分红促进价值实现,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重。督促监管企业、上市公司与投资者、行业分析师积极开展互动,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发声,有效传递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此外,将市值管理纳入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导监管企业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截至目前,四川辖区共有“地方国有企业”类上市公司37家,涉及食品饮料、基础化工、家电制造、国防军工和能源电力等多个行业。
其中,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国资委上市公司多达10家,除了前述计划展开回购增持的
川投能源和
四川路桥以外,还包括
川发龙蟒、
新华文轩、
川能动力等多家百亿级别市值企业。
在上述指导意见发布后,后续其他四川国资所属上市公司亦有望展开回购、增持,或者是加大分红力度。
从既有案例来看,以上方式确实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
四川路桥,4月8日宣布1亿元-2亿元的股份回购前,公司已经宣布将2025年度至2027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上调至60%,几乎对标A股一线“红利资产”。
而在近期二级市场波动增加的背景下,
四川路桥股价并未受到显著影响,4月7日公司仅仅小幅下跌2.11%,今日盘中再次创出阶段性新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