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为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2日,贷款金额又增加了5700亿元,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贷款金额现已达5.6万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1月,民营房企发债实现“突围”,发债规模占比较此前有所增加。据中指院公布的数据,1月份共有4家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完成信用债发行,分别为绿城、
滨江集团、美的置业、
新希望地产,发行总金额39亿元。
具体来看,
新希望地产1月13日成功发行为期五年的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总额为8亿元,票面利率2.84%。其募集资金用途为,拟用于偿还发行人债务融资工具利息、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美的置业1月23日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实际发行金额15亿元,期限5年,票息3%。美的置业计划将7.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另外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美的置业、
新希望地产中期票据均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保证担保,为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持续落地,且债券期限均长达五年,有助于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产负债表。
不过,国央企所发行债券在债券融资市场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据中指院数据,房企1月债券融资总额为509.8亿元,债券融资平均利率2.9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3个百分点。从融资结构来看,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261.6亿元,占比51.3%;ABS融资248.2亿元,占比48.7%。
当前,房企仍普遍面临流动性挑战,为改善短期流动性,努力通过折扣促销等方式来加快资金回笼速度。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同比下降16.5%,相比2024年超过30%的降幅已明显收窄;百强房企合计权益销售额为1681亿元,合计权益销售面积为868万平方米。
排在房企销售额前三位的分别为
保利发展180亿元、中海地产120亿元和华润置地116亿元;绿城中国和万科的销售额也均超百亿元,分别为113.1亿元和110亿元。
其中,被投资机构称为民营房企中的主要“幸存者”,龙湖集团1月份总合同销售额达到44.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为33.8万平方米。龙湖已于近日将“22龙湖01”、“20龙湖02”两笔公司债的兑付资金提前拨入偿债专户,合计39.775亿元。
“春节后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由于去年一季度新房成交规模为近年较低水平,在低基数影响下,今年一季度新房成交规模整体同比或将保持平稳”,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指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