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药材长期无实控人 经营乱象频发,中国医药最新消息,600056最新信息

《 中国医药 60005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国药药材长期无实控人 经营乱象频发
2025-02-09 23:47:00
作为一家头顶“国药”金字招牌的中药企业,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药材”)长期无实际控制人,还被指侵害国药集团商标和伪造印章、股东大会材料等。
  据官网介绍,国药药材成立于2000年,是国药集团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中药”)发起并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历经股权改革后由多家央国企共同投资参股经营的综合性中医药产业集团。
  2025年1月2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国药药材官网标注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西楼15层的总部,该办公场所已经完全清空,只有玻璃门上还留有国药药材的公司名称和标志。
  国药药材电话已经无法接通,记者给国药药材发送了采访函邮件,暂未得到回应。
  目前,国药药材面临的诉讼纠纷案件在不断增加。个别上市公司也受到国药药材的拖累,比如华仁药业(300110.SZ)对国药药材有超14亿元的应收账款。
  北京总部搬空
  国药药材北京总部办公场所已经空置很长时间,前台以及内部办公区域已经全部搬空,并且清理干净。在记者到访后不久,恰好有大楼物业人员打开大门,接待新的其他公司人士来考察该办公场所。
  目前,国药药材共有5名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国药中药,持股比例为25%;第二大股东为国信广盈股权投资(安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第三大股东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控股的中传华夏(深圳)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第四大股东为本草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6%,该公司已经被吊销;第五大股东为国药南方(海南)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4%。
  记者发现,国药药材还出现在自身第二大和第五大股东的上层股东之列。
  已退市的紫鑫药业曾于2022年4月30日披露,在国药药材的股权结构中,国资持股占比约为81.4%。国药中药为国药药材第一大股东,并对国药药材形成实际控制。
  不过,国药集团一直否认国药集团和国药中药为国药药材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025年1月10日,国药集团在其官网再次发布声明称:近日,国药药材及其所属企业多次出现法律纠纷案件,发生拖欠施工单位甚至农村集体企业款项事件,国药集团也时常接到投诉信函。
  国药集团称,自2016年11月起,国药集团下属的国药中药在国药药材的持股比例为25%。对国药药材,国药集团、国药中药既非控股股东,也非实际控制人。
  国药集团从未授权国药药材及其所属企业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国药集团成员企业”等名义开展宣传、投资等行为,也未授权其使用国药集团注册商标。
  国药集团表示,对国药药材涉嫌侵害国药集团商标权、不正当竞争行为、虚构股东大会会议、伪造股东大会决议、伪造国药中药董事签字、伪造变造公司章程等违法行为,国药集团、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并获法院支持;对国药药材伪造印章等涉嫌犯罪行为,已向公安机关依法报案。
  国药集团已经连续多次发布过类似声明。早在2020年7月1日,国药集团就公开表示,未授权国药药材或其子公司使用国药集团注册商标或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字样。请相关主体对合作方的主体资格、资质信用、履约能力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利益受损。
  实际上,国药药材也发布过要求下属公司不得未经授权使用国药品牌的声明。自2017年12月12日以来,国药药材在其官网发布了21份严正声明,大部分与品牌管理乱象及问题治理有关。
  项目踪迹难寻
  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近几年,国药药材在全国多地签约中药产业园项目,但个别项目踪迹难寻。
  2022年9月,国药药材与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镇签约建设中药绿色低碳康养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占地约620亩,打造集中草药育种育苗、中药加工、中药文化特色商业街、中药文化特色展馆、特色中医诊所等于一体的康养产业园区。
  据相关招标公告,上述项目在后期的公开信息中变为国药药材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地址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镇韩指挥营村南侧。工期为2024年3月12日至2026年9月11日,实施单位是国药药材旗下的天津国药药材远奕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远奕健康”)。
  国药药材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也是韩指挥营村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2025年1月21日,记者到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镇韩指挥营村南侧查看,目前该地址的在建项目是中金武清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单位是中金数据(天津)有限公司。这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及国药药材毫无关系。
  该在建项目的南侧是树林,未发现有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的踪迹。
  2025年1月22日,中金武清大数据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陈某某对记者表示,与韩指挥营村南侧毗邻的是中金武清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包括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几栋楼。“之前听说在我们项目南侧包括一片玫瑰庄园在内的林地要进行开发,但具体什么项目不清楚。”
  针对项目是否在建设,记者电话咨询了天津远奕健康相关负责人欧阳某某。他表示,这是商业秘密,具体项目信息在政府审批里。另外,他也无权接受采访。
  2023年9月25日,国药药材大健康创新产业基地暨华东运营中心项目在江苏省昆山市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该项目位于昆山市千灯镇黄浦江路东侧、瞿家路北侧,占地约79亩。地图显示,该地址目前仍为空地。
  另外,据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公告服务平台2024年8月发布的国药药材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国药药材旗下公司拟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建设国药药材大健康产业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8万平方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无法查询到该项目的进展情况。
  华仁药业“中招”
  国药药材业务版图很广,涉及中药材的方方面面,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供应链、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加工贸易、大健康产品、康养、智慧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等。
  2020—2023年,上市公司华仁药业曾与国药药材进行医药原料贸易业务,不过形成了14.1亿元的应收账款。
  据华仁药业2023年年报,截至2023年年底,华仁药业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4.27亿元,第一名欠款方的其他应收款为14.1亿元,主要是代垫款项,主要来自国药药材。
  据披露,2020年起,华仁药业全资子公司青岛华仁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华仁”)开始增加医药原料贸易业务,主要客户为国药药材。
  2023年上半年,青岛华仁决定不再开展医药原料贸易业务,并向国药药材提出结束上述业务并尽快回收业务款项的要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仁药业上述业务产生的其他应收款余额为14.1亿元,该笔欠款累计已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7亿元。
  华仁药业上述欠款未收回的问题,曾受到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
  华仁药业方面回复称,由于国药药材近年流动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压力,无法在结束业务合作后一次性还清款项,青岛华仁与国药药材就还款计划进行讨论,双方于2023年10月12日签署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国药药材同意梳理公司及子公司范围内可供抵押、质押、担保的应收账款、股权、房产、土地、生物性资产、在建工程、机器设备等财产,向青岛华仁提供相应业务款项偿还的增信措施。
  2024年1月31日,青岛华仁与国药药材进一步签署还款协议,原则上用3年时间清偿完毕,并要求国药药材提供增信措施,签署增信措施承诺函。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仁药业其他应收款余额为13.7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37亿元。其他应收款余额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为48.29%。
  上述欠款问题能否解决将影响华仁药业未来多年业绩,因此受到华仁药业投资者的持续关注。
  2024年11月28日,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华仁药业方面表示:“公司持续积极跟进客户履约进展,落实回款安排。如客户不能如期履约,公司将合理利用司法强制手段查封、冻结债务人及担保人的资产,最大限度确保对国药药材、担保方及增信资产的实际执行质量和效果,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记者针对国药药材上述欠款处理进展问题,咨询了华仁药业证券部,但暂未得到回应。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国药药材长期无实控人 经营乱象频发,中国医药最新消息,600056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