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寄望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广州海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下,认真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主动对接
广州发展布局,落实“五外联动”,助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广州作为我国商贸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是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广州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出1.12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增长3%,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主要呈现几个特征:一是基础稳。作为外贸基础的口岸物流集聚效应凸显,南沙海港、
白云机场两大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分别增长18.7%和14.2%,南沙海港成为第二个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箱的单一港区,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在连续四年居全国机场首位的基础上再创新高。二是结构优。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1.8%,其中汽车、特定技术设备分别增长41.2%、38.7%。消费品进口占全市进口总值的22.1%,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巩固。三是活力足。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2.6万家,增长14.9%,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超6400亿元,占全市外贸总值近六成。跨境电商出口保持先发优势,增长近两成,占全市出口总值的两成,成为拉动广州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四是动能强。海运相关产供链成熟,在国际航运维持高景气的带动下,全年集装箱出口增长4.5倍。高科技制造业加快发展,相关设备进口增速较快,拉动全市进口增长1.4个百分点。
一、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制度型开放
广州海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积极承担海关总署改革试点,首创多项改革并获推广,年内两次举办改革创新大会,形成共抓改革的浓厚氛围。深入落实《南沙方案》,海关总署连续出台两轮支持措施,广州海关研究出台54项细化措施,促进南沙枢纽作用进一步发挥,经南沙口岸进出口值较疫情前增长了2倍以上。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改革措施,多项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获复制推广备案,南沙综保区、
白云机场综保区相继通过验收,保税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保税维修、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等业务成功落地,前置安检、旅客通关“指尖申报”等改革率先试点,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服务模式入选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南沙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一,南沙综保区绩效连续三年获评全国A类。保障
白云机场FBO商务航空基地运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开放,支持口岸、市内免税店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顺利开行,形成“17出7进”24条线路,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强化规则机制“软联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把握“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与港澳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制定措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赛马粤港跨境运输监管模式,成为大湾区协作范例。推动优化供港禽类产品准入机制,打造供澳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模式,“云签发”自助打印证书获港澳官方认可,通关效率大幅提高。推动全国首批“港澳药械通”进口心脏起搏器通关,服务“健康湾区”建设。累计制定38条措施服务保障第135、136届广交会举办,境外采购商人数创历史新高。推动口岸安全风险联合防控,优化空港缉毒联盟,深化执法合作,查发走私毒品、违禁品等大案。
三、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
落实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扎实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与广州市共同制定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坚持促进高效便捷通关,加强节假日等通关保障,做好通关全流程监测、建设口岸实验室等全力保畅通。创新“特殊区域电商出口集拼”模式,解决电商出口退货难题,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30%。对于通关时效要求高的“鲜急特”商品,针对性定制通关方案,在空港率先实现冰鲜水产品全项目“就地检”,针对车厘子、榴梿等水果进口季组建专班,统筹实施卸船即查、就近检测、快速验放。深化“关长联系企业”机制,每季度召开企业座谈会宣传海关政策,收集企业诉求,解决企业疑难。与广州市共建AEO培育实训基地,提升培育质量,广州AEO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激发制造业活力
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制定一系列产业专项支持措施,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组建新质生产力工作专班,制定16项精准支持措施,2024年广州“新三样”出口156亿元,增长19.2%。保障高
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创新
白云机场“机坪直提”监管模式,支持制定“广州方案”,刷新同类商品保障速度。支持汽车产业出口,研究制定支持汽车产业发展10条措施,依托全国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做好措施应对、提供技术支持,压缩出口汽车动力电池检测认证周期,支持南沙建设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2024年广州汽车出口180.1亿元,增长41.2%。支持船舶制造业发展,出台12条专门支持措施,把握船舶产业发展机遇期。支持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开放,制定12条措施,便利供船、维修等,促进形成产业生态。
五、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提升口岸核心竞争力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重要理念,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化海关建设,以海关之“智”服务强国之“强”。承担全国海关重大任务,推进场景项目建设,谋划45个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项目。结合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智慧海关、智慧口岸联动建设,与广州市联合推动35个合作共建项目。推进智慧空港、智慧海港建设,在白云空港打造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减少企业“跑腿”;在南沙海港搭建“关港通”“海港物流智慧联动”平台,联通港口经营单位作业信息与海关通关数据,降低企业操作成本约30%。深化“湾区一港通”改革,以南沙为枢纽港,联动省内外22个支线港,叠加“船边直提”模式,降低企业通关的制度性成本和合规性成本,更好发挥辐射作用。坚持将海关监管嵌入跨境物流运作,支持广州海陆空交通枢纽能级提升,推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广州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抓改革、强机制、促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海关贡献。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