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新纪元下的武汉投资磁吸力:投促模式革新 擦亮“投资武汉”IP,东湖高新最新消息,600133最新信息

《 东湖高新 60013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招商新纪元下的武汉投资磁吸力:投促模式革新 擦亮“投资武汉”IP
2024-09-26 17:32:00
地方招商工作进入新纪元。相比于以往拼优惠式的“政策招商”,发展耐心资本的“资本招商”逐步成为主流。而城市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能力,以及产业链式发展的吸引力,成为各地招商引资比拼的关键。
  地处中国中部的武汉市在这一方面的改革创新走在了前列。2024年2月,武汉市投资促进局正式挂牌。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新局必须承担起新任务。武汉市投促局的工作重心从“重招引”向“重落地”转变,项目开工率成为关键性考核指标。为确保这一指标落地,武汉市投促局将政务服务职能与投资促进职能合二为一,以实干为导向,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投资武汉”这一名片正被不断擦亮,更多企业选择来汉投资兴业,其中既有希望借助武汉中国经济地理“心脏”这一区位优势扩大中国业务版图的外资企业,也有将武汉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沿海地区企业。
  对于武汉近年来投资环境的日新月异,企业家们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在9月24日举办的“投资武汉·大家谈”企业代表座谈会上,东软睿驰党委书记、副总裁孙键表示,武汉优越的营商环境,增强了公司在此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目前来看,东软睿驰将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向武汉布局的决策非常正确。我们将依托武汉市这个万亿汽车产业承载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业务发展,在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创新中心等方面贡献力量。”
  新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岳慧坦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公司一度面临融资进度放缓的困境。项目融资问题受到了武汉市、区政府的重视,最终由东西湖区委区政府协调银行给予了项目融资支持。“武汉相关部门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为项目提供了很大助力,我们对联动长三角、珠三角深耕武汉充满信心。”
  擦亮“投资武汉”招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武汉作为其投资兴业、扩大版图的沃土,其中不乏东软睿驰、采埃孚、博雷顿、蔚来能源等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
  2021年,东软睿驰在武汉投资建设南方基地,将业务向核心客户所在的区域延伸。“在当时,公司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考察,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供给,当地及周边城市有着众多主机厂和汽车配套企业,‘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链完备,我们认为来武汉建设东软睿驰南方基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孙键在会上提到。
  2021年10月,东软睿驰武汉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作为辐射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南方研发基地,主要开展高等级智能驾驶、车云一体、汽车基础软件、汽车动力电池等业务。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实现收入、税收双超千万。
  无独有偶,新想集团在2022年进入武汉,参与了江夏区和东西湖区两个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投建适用于新兴产业的厂房与配套设施,招引和培育两个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其中,江夏区的产业园区已于2023年12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已引入19家科技企业。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武汉市科技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市、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将联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继续深耕武汉。”新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岳慧表示。
  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用脚投票”,不断擦亮“投资武汉”这一招牌。而各类重大项目能够如期落地投产并平稳运行,与武汉近年来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革新投资促进工作体系和模式不无关系。
  据了解,自今年2月武汉市投促局挂牌以来,投促体系的工作重点有所转变,以往更侧重于项目招引,而现在更加注重落地投产,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工率。
  在具体执行层面,武汉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高位推进、市区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例如,建立推进项目落地常态化协调机制,对1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逐个分析调度,形成原因分析、方案提供、问题协调、成效督查、经验总结“五步工作法”。
  2月28日,杉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经开区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武汉杉杉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沟通初期,该项目因用地权属问题,土地未能及时挂牌。武汉市投促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室积极协调解决土地置换问题,最终在30天之内顺利挂牌。
  “武汉市及武汉经开区政府为项目提供了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使武汉杉杉奥特莱斯项目完成签约和落地及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度平稳顺利,预计在春节前封顶,明年9月实现开业。”武汉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亮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武汉市新签约项目的开工率达到了49.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3个百分点,平均落地周期缩短了7.8天,10亿以上的招商纳统项目开工数同比增长了51.9%。
  同时,在落实国家新的招商政策下,武汉市招商引资工作也正从“拼优惠”向“拼营商环境”转变。武汉建立了项目协调解难服务机制,丰富项目落地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孙键认为,武汉的政务流程高效,公司注册、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环节均便捷、透明,缩短了企业从创立期到平稳运营期的周期。同时,武汉的政务服务贴心,名副其实地扮演好了企业“店小二”的角色。“我曾经也是负责地方招商工作的老兵,可以看出,武汉市及武汉经开区政府服务意识浓,是用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集聚产业新动能
  武汉市投促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武汉市新签约的万亿项目中,“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等四大重点产业签约金额同比增长76.8%。
  不少此前与武汉结缘的企业,选择进一步加大在汉投资布局力度。
  采埃孚集团在2011年进入武汉,如今已深耕武汉市场十余年。2023年,集团决定再次“追投”武汉。采埃孚被动安全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宋宁华介绍,集团决定在武汉经开区投资建设汽车被动安全零部件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新上生产线及研发试验设备覆盖气囊、安全带等主流前沿汽车安全系统产品。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武汉市政府及经开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目前,生产基地已正式投产,研发中心也同步启用,成为采埃孚在亚太区域内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和新产品样件试制中心。
  “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扩大武汉生产基地的产能,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汽车被动安全零部件的日益增长需求。同时,集团还将加大在研发中心的投入力度,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和先进设备。”宋宁华表示。
  孙键也在会上透露,在武汉市经开区产业政策的牵引下,公司在去年底与日本阿尔卑斯阿尔派公司合资,注册成立睿驰阿尔派车载硬件生产基地。目前,该车载硬件生产基地基础装修已完成,BMS产线已铺设完毕,即将引入ADAS产线。预计10月开始试产,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年产能达60万套。
  2017年落户光谷的蔚来能源,是蔚来体系内除汽车制造外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今年5月31日,蔚来能源宣布将总部二期项目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
  “自落户以来,我们加快投资进度,加速在武汉发展。”蔚来汽车高级副总裁、蔚来能源总经理沈斐表示,蔚来能源计划五年内投资约200亿元加速完善能源基础设施,逐步在武汉建设产品研发中心、设备生产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服务调度中心、投融资主体以及其它功能中心,力争在2025年底总体营收超过40亿元。
  企业投资武汉、且连续“追投”的实效,最终落脚于产业发展。武汉市经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武汉工业主要指标逆势上扬,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中位列第5位。
  新项目集聚的汽车产业链,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坐拥“中国车谷”和“中国光谷”的武汉,正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仅武汉经开区就云集了9家整车企业、13家整车工厂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定义汽车、新能源三大方向,锚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目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4.3%,占比提升至29.4%。
  除优势产业外,武汉同时加大新兴产业政策力度,出台了商业航天、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措施。对认定为全球灯塔工厂、市级标杆智能(链主)工厂、市级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低空经济重大项目落户等9个方面给予支持,单项奖励资金可达1000万元。
  孙键表示,目前,东软睿驰已与岚图等本土车企开展深入合作,未来,希望能够引导更多的项目和业务来武汉布局,助力武汉市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相比于单打独斗,汽车产业更需要联动发展,一旦打通了产业链条,后续的发展势能将持续显现。从这一角度来看,武汉汽车产业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在沈斐看来,武汉是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富集。蔚来能源在扎根武汉发展的同时,也应持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引荐更多合作伙伴来到武汉,把握武汉发展机遇、用好武汉优势资源。“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我们也将在武汉本地发展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更丰富的产业生态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招商新纪元下的武汉投资磁吸力:投促模式革新 擦亮“投资武汉”IP,东湖高新最新消息,600133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