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0186&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国货品牌
莲花控股(600186,SH)发布了业绩增长预告。
莲花控股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同比增长69.15%—79.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亿元—1.71亿元,同比增长72.24%—82.94%。
对于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莲花控股称,公司坚持“品牌复兴战略”,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巩固并扩大调味品业务竞争优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商超等连锁渠道拓展取得突破,新零售业务快速增长,调味品销量和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此外,公司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
莲花控股创建于1983年,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前身为河南莲花味精,是一家以调味品和健康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其主要产品味精市占率一度居全球第一,使
莲花控股有了“味精大王”的称号。不过,随着各种“味精致癌”的传言,以及叠加多次易主原因,
莲花控股的业绩曾持续下滑,控股股东莲花集团深陷债务危机。曾经有10年,
莲花控股发展陷入迟滞,成为其“失去的十年”,期间
莲花控股丢掉了规模和市占率优势。
2019年12月,
莲花控股重组,安徽隐形富豪李厚文顺势成为实际控制人,并推动莲控股实施“品牌复兴战略”,
莲花控股逐渐走出困境。
不过它的隐忧是,作为核心业务的味精产品市场消费量在下降。据欧睿国际测算,中国市场味精消费量从2013年的114.6万吨,降至2018年的89万吨,2023年中国市场味精消费量已下降至77万吨。
公开年报显示,2022年,
莲花控股的味精产量12万吨,在市场份额中并无优势,到了2023年,
莲花控股味精产量已增至15.86万吨。
实际上,接盘后,李厚文并不仅仅满足于调味料领域。2023年9月底,
莲花控股开始在食品领域探索空间。先后创立“自嗨锅”等火锅产品、发展高端饮用水业务,以及推出了火锅底料系列、小龙虾调味料系列、酸菜鱼佐料系列、红烧酱汁酱料系列等食品延伸品。
2023年4月,
莲花控股水业公司开始运营。此外,
莲花控股还曾表示,预制菜领域也是其探讨的业务方向之一。
目前,
莲花控股产品传统味精外,还包括松茸鲜等为代表的复合调味品,以火锅底料等系列为代表的新型复合调味品;此外,还有酱油、料酒等液态调味品以及糖、面粉、饮用水等。
在业务不断开拓下,2023年以来,
莲花控股业绩已逐步向好。其中,2023年和发布2024年一季均实现净利润倍增,其中,2023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43%;2024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为45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增长109.92%至133.56%。
今年上半年,
莲花控股实现营收12.22亿元,同比增加25.46%,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01.05%,创下历史新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8亿元,同比增长639.65%。
不过在增速上,相较于一季度和二季度,第三季度
莲花控股增速有所下滑。
此外,2023年后半年,李厚文看中算力行业,力主
莲花控股跨行转型智能算力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12月11日,
莲花控股为旗下子公司莲花紫星向稠州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担保,担保总额为6亿元,用以开展算力业务。
据最新一次公告,截至2024年9月27日,莲花紫星已使用上述授信近5亿元。
莲花控股也表示,该融资可能对公司产生一定的资金压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