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晚间,
达仁堂(沪市代码:600329)公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约73.07亿元,
同比下降1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29亿元,同比增长125.94%。
达仁堂表示,营收减少主要系商业板块收入下降所致。值得注意的是,
达仁堂营收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23年降幅为0.33%。 
此外,财报显示,
达仁堂扣非净利润自201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21.62%至7.46亿元。对此,公司归因于报告期内确认的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史克”)和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以及计提商誉等长期资产减值同比增加。
资料显示,津药
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业务以绿色中药为核心,集药材种植加工、医药研发、药品生产、医药商业、大健康产业于一体。
分产品来看,2024年,
达仁堂中成药、西药及其他产品营收全线下滑,
降幅分别为3.07%、29.75%、34.16%。其中,公司主力产品“速效救心丸”“清肺消炎丸”销量同比分别减少1.7%、18.72%。 
产品销量承压,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何还能翻番?对此,
达仁堂表示,
净利润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转让持有的天津史克13%股权,增加收益14.5亿元。 据
达仁堂2024年9月公告,公司与控股股东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天津史克13%股权、20%股权,交易价格分别为17.59亿元、27.06亿元。时任
达仁堂董事长张铭芮表示:“中美史克是一家优秀的公司,
此次股权出售主要是因为40年的合作期到期。”同年12月31日,
达仁堂宣布,公司转让天津史克13%股权暨关联交易完成。
二级市场上,自2023年5月创下53.86元/股的高点后,
达仁堂股价震荡下行,截至28日收盘跌1.01%,报32.28元/股,总市值248.6亿元。
来源:读创财经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