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为何45亿元出售“现金奶牛”?,白云山最新消息,600332最新信息

《 白云山 600332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和黄医药为何45亿元出售“现金奶牛”?
2025-01-17 17:02:00



  近期,和黄医药(00013.HK)公告,拟作价44.78亿元出售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权。其中,金浦健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以34.83亿元获取交易标的35%的股权,而上海医药(601607.SH)拟以9.95亿元收购10%股权。

  2001年,和黄医药与上海医药合资设立了上海和黄药业,长期以来,双方各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2023年,和黄医药应占的上海和黄药业的净收益为4740万美元。
  近日,和黄医药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早在几年前已经公开宣布正在探索将非核心业务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可能性,包括出售以及股权资本市场选择方案等。主要原因是上海和黄药业的业务方向和和黄医药创新药的核心业务还是存在差异,和黄医药还是希望聚焦于核心的创新药业务。和黄医药将把出售非核心业务带来的收益,继续投入到创新研发推进产品管线,以及用于新的ATTC平台的研发中。
  出售资产“回血”
  本次出售已非和黄医药第一次剥离中药资产。2021年,和黄医药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出售,获得1.69亿美元现金。
  上海和黄药业拥有独家品种麝香保心丸,2023年营收为3.49亿美元,占上海和黄药业总营收的90.43%。和黄医药2023年年报显示,麝香保心丸是国内在治疗冠心病适应证领域的第二大中成处方药,市场份额达22%。
  在业绩承诺方面,双方约定上海和黄在2024年至2027年的利润保证期内,若实际净利润不能分别达到6.63亿元、6.97亿元、7.31亿元以及7.68亿元,利润保证期内实际累计利润低于28.58亿元,和黄医药需要提供利润补偿,中期利润补偿及累计利润补偿的现金等值总额将不超过6.96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和黄医药将保留上海和黄药业5%的间接股权,上海医药则持股60%,将成为上海和黄药业实控人,上海和黄药业将成为上海医药并表子公司。
  和黄医药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将把交易所得款项用于开发其内部管线,包括应用于其新一代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并计划首个抗体靶向偶联药物(ATTC)候选药物将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临床试验。
  近年,ADC赛道研发渐热,和黄医药方面也表示,目前国内ADC的研发确实是如火如荼,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产品。对于ADC来说,抗体、linker、payload三者之间是如何优化并形成一个互相联动的稳定整体,这中间各方面的技术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距离整个行业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距离,公司相信这个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和增长潜力。和黄医药在小分子靶向药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公司也在过去数年中持续蓄力大分子的研发,现在,公司也已经逐渐有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对于ATTC平台的优势,和黄医药方面表示,现有的ADC平台大多还是使用细胞毒素与抗体相连接,而和黄医药的ATTC项目则是利用其优势的高选择性靶向药物作为 payload,而非常见的细胞毒素。通过在小分子领域的专长,有助于选择最佳的组合,在选择性、稳定性和释放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亮点。此外,高选择性ATTC也可以实现更佳的耐受性,有利于与化疗或是免疫疗法在内的其他疗法联合使用,从而实现一线用药的可能性,不久的将来会有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
  在此前的线上会议中,和黄医药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和黄医药而言,随着临床候选物研发的进展,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上海和黄药业的出售有助于生产能力、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的提升。
  押注创新药平台
  目前,和黄医药已有三款创新药产品上市。2023年年末呋喹替尼成功登陆海外,海外权益授予武田,2024年前三季度产品销售额达2.03亿美元。
  产品上市后,2023年,和黄医药营收同比增长97%至8.38亿美元,净利润1.01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06亿美元,净利润2580万美元。根据和黄医药2024年中报,肿瘤业务市场销售额增长140%至2.43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1.013亿美元),得益于此,肿瘤产品综合收入强劲增长59%至1.28亿美元。
  不过,2024年上半年和黄医药综合收入较2023年同期下降43%。对此,和黄医药方面表示,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入显著高于同期主要是受到2023年年初与武田达成授权交易并收到首付款影响,因此不反映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事实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肿瘤产品无论从市场销售额还是综合收入方面均较2023年同期有显著增长。
  从研发投入方面来看,2024年上半年,和黄医药研发开支减少34%至9530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1.446亿美元),和黄医药方面解释为主要由于公司对管线产品,特别是中国境外的管线产品进行战略优先排序所致。美国和欧洲的临床和监管申报费用为1490万美元(2023 年上半年5560万美元),而中国的研发开支为8040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8900万美元)。
  和黄医药方面表示,公司在2022年年底宣布的战略中,提出专注于后期管线以及在海外通过合作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并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业务。因此整体而言,研发开支将趋于动态稳定。2022年、2023年主要是由于开展全球大型III期临床(FRESCO-2),因此研发开支相对其他年份较高。
  对于海内外市场的定位和未来的策略,和黄医药方面表示,国内市场是和黄医药的根基,不仅是研发引擎的大本营,公司也有着深厚的商业化经验。未来公司将继续扎根中国,通过一体化的平台,开发更多创新药物并带向中国的患者。海外市场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公司的产品拥有全球化的差异性,通过合作的战略可以有效地让公司的创新疗法惠及全球的患者,并为公司带来海外收益。随着此次出售,公司也有更多的现金资源可以进一步投入到研发及新的技术平台之中,可以加快推进候选药物管线,以及投入更多资源在ATTC平台,也可以在更早的阶段推动海外研发。在未来,一方面现有的商业化产品还将继续成长,为公司带来持续收入,而新一波的创新也将陆续进入注册临床以及申报审批,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和黄医药方面表示,公司在2022年年底确定并宣布了新战略,通过寻求潜在的合作伙伴实现海外的商业化。各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监管和支付体系,市场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合作的战略充分利用了大型跨国药企在全球成熟的商业化基础设施,可以快速将产品推向不同的市场,在目前充满不确定性的整体环境之下,公司相信这是更加高效的选择。呋喹替尼在海外市场优异的表现,恰恰也印证了这一战略。
  和黄医药方面表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黄医药已经建立了一体化的平台,从药物发现、临床开发、注册审批直至生产、商业化。已上市的产品开始为公司带来丰厚回报,而公司的研发引擎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候选药物,公司相信真正具有临床价值、能够解决临床未被满足需求的创新产品能够产生长期的价值。公司目前拥有丰富的现金资源,也将持续投入于创新药研发,希望为患者带来更有效、更安全、更具临床价值的创新药物。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和黄医药为何45亿元出售“现金奶牛”?,白云山最新消息,600332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