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改变银行业?提高银行供给能力 改变机构服务模式,中国软件最新消息,600536最新信息

《 中国软件 60053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AI如何改变银行业?提高银行供给能力 改变机构服务模式
2024-07-11 21:12:00
AI(人工智能)正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新战场。
  “预计到2030年,AI将能够自动化所有需要常规智能的任务,包括交通、客户服务、医疗和营销。”近日,由亚洲银行家主办的2024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上,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人工智能学家 Yaser S. Abu-Mostafa在二十三届亚洲银行家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上针对人工智能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峰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亚洲银行家研究院TABInsights金融研究员齐若馨与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唐家健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零售业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总经理陈雷共同讨论“科技赋能金融发展”议题。
  “每家银行都自己开发大模型这不现实,对于社会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据我了解,有关部门已经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在中国的体制下完全可以有某些统一管理的部门统一推动一些金融基础大模型共同建设,大家共享,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各行自己的特色做一些小的开发利用,这可能比较符合当下中国的特点而且也是我们的优势。”谈及银行开发大模型,唐家健如是透露。
  在陈雷看来,AI是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非常重要的概念,银行要全力地拥抱,这是时代的进步,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现阶段,AI为行业带来什么变化?与会嘉宾提到,AI加持下相对少量的服务人员能够服务很多的客户。
  虽然我国银行从业人员有380万人,分布在4000家银行,但是面对14亿人口基础,服务能力远远不够。“我觉得将来的AI一定会成为客户经理必不可少的助手,通过AI可以复制能力,让一个人服务更多的人,接下来差异化、专业化的服务一定是借助AI实现的。”唐家健预测。
  AI具备强大整合能力
  中国银行业科技发展的四个阶段是:电子化、网络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那么,智能化AI在银行业有哪些应用场景?是否可以“独当一面”?
  陈雷表示,目前AI能应用在标准化的产品上,比如基础类投资者比较容易理解的产品。遇到需要专业审判力的时候,人工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AI和人力专业性的相互结合,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更好地把AI的服务工作做好。
  “最近建行也在做AI助手,建行会在基础大模型之上进行私有化的部署,把银行的金融专业知识喂养给它,让它具备专业能力,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如果想短期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是把现在生成式AI一部分的能力跟原来传统的决策式AI的能力或者说流程化机器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我觉得现阶段是一个比较好的应用方向。”唐家健提到。
  在唐家健看来,涉及到敏感数据的还得靠传统的决策性模型,一般性的阐释、渲染不涉及敏感数据的部分可以介入大模型。
  与会人士认为,各家银行系统化、信息化建设都是条线布局,怎么把它整合,AI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唐家健提到,我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在不回归线下模式的情况下,生成式AI能帮助老年人享受金融服务,以后老年人可能不需要自己操作,只要发出指令,AI就能帮他实现。
  “大模型费用很高,大银行机构有钱可以做,一般机构做私有化部署是否长久之计?假设以后有公开的大模型说欢迎来用,而且逻辑上有效地隔离你们私有数据训练的结果,机构愿意用吗?”在现场,胡捷提出这样的疑问。
  对此,陈雷回应,首先是考虑安全性,银行的数据安全级别的要求和一般的商业数据是不一样的。其次是跟科技发展的水平有关。“一定要做到百无一失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有这样的考虑。”
  科技带来经营模式的变化
  如何利用科技、AI个性化为客群提供不一样的经营方式和体验?对此,陈雷提到浦发银行的做法:“一个科创企业从最初天使轮投资开始,我们可以提供普创贷,会根据企业在行业中、产业中所处的地位全线上的审批,通过线上融资以后,线下再配套加深合作,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后面有普信贷、普投贷一系列的服务,伴随着客群的成长,会不断地提供这个成长阶段最需要的金融服务。”
  随着科技的应用,银行获客手段、获客场景会突破传统的边界,银行业在场景化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一些有益尝试。
  “通过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再比方说通过一些出国金融、商旅客户,有一些中小企业自身的企业管理中间需要一部分的数字化服务,自己去做这件事情成本很高,我们可以帮它们搭建这样一个生态。”陈雷表示。
  陈雷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金融场景获客案例:“有一些网络主播,有一些公司在发放主播费用的时候要扣税,这个税率怎么算他们不熟悉,就通过浦发银行这样一个代发系统可以帮助完成预算税来做这方面小企业主的服务。”
  老百姓基础的金融服务大概分四类——存、贷、投、花,花钱被视为最好的金融服务场景。
  “过去传统银行失去了支付场景,主流是第三方支付,建行现在也在重建自己的非金融场景。建行有个双子星战略:一个是手机银行,原有传统里面会有缴费业务,这是属于非金融的场景。另一个是后面衍生出了建行生活的平台,这个平台更多是围绕客户的非金融服务,目前在建行生活平台上有1.3亿名注册用户,37万个商户,相当于建设银行在建行生活的平台上建了一个自己的消费生态。”唐家健如此分享搭建金融场景方面的体会。
  中国软件开发中心金融科技高级专家刘承岩认为,AI接下来对于金融这一块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快速而且是立体的,数据孤岛会越来越少,以后的数据都会通过各种AI工具串联起来。
  在腾讯安全风险金融风控总经理陈波看来,AI将带来普惠金融的时代,AI可以大幅提升银行供给端能力,让每个人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提升银行服务模式和数据挖掘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AI如何改变银行业?提高银行供给能力 改变机构服务模式,中国软件最新消息,600536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