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军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国睿科技最新消息,600562最新信息

《 国睿科技 600562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军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
2025-02-14 08:38:00
中信建投研报称,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根据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数据,军工持仓总市值为1278.64亿元,军工股持仓占比为4.34%,相较于2024年第一季度低点(4.11%)回升0.23个百分点,相较于2024年第三季度(5.31%)下滑0.97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北上广深公募基金持军工股总市值环比有所回落。2024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军工持仓环比减配至历史低位区间,随着军队人事调整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下发、积压叠加新增需求、外延并购预期升温,预计2025年军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景气度切换或推动持仓意愿持续回暖。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 | 24Q4公募基金军工持仓持续探底,静待下一轮结构性复苏
  截止到2024年第四季度,根据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数据,军工持仓总市值为1278.64亿元,军工股持仓占比为4.34%,相较于2024Q1低点(4.11%)回升0.23个百分点,相较于2024Q3(5.31%)下滑0.97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北上广深公募基金持军工股总市值环比有所回落。24Q4公募基金军工持仓环比减配至历史低位区间,随着军队人事调整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下发、积压叠加新增需求、外延并购预期升温,预计2025年军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景气度切换或推动持仓意愿持续回暖。
  截止到2024年第四季度,根据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数据,持股总市值为29475.79亿元,相较于2023Q4提升7.35%,环比2024Q3下滑6.27%;其中军工持仓总市值为1278.64亿元,军工股持仓占比为4.34%,相较于2024Q1低点(4.11%)回升0.23个百分点,相较于2024Q3(5.31%)下滑0.97个百分点。24Q4公募基金军工持仓环比减配至历史低位区间,随着军队人事调整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下发、积压叠加新增需求、外延并购预期升温,预计2025年军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景气度切换或推动持仓意愿持续回暖。
  分地区看,北京上海广深公募基金持军工股总市值环比有所回落,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2024Q4上海地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军工持仓最多,总市值达507.36亿元,环比下滑13.50%,相较于24Q1上升11.18%,占三地公募基金持军工股总市值的50.50%,相较年初上升0.6个百分点;广深地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军工持股市值为381.54亿元,环比下滑12.09%,相较于24Q1上升18.89%,占三地公募基金持军工股总市值的37.97%,相较年初上升2.88个百分点。分公司看,其中易方达、华夏、富国、南方基金军工持股总市值较高。
  公募基金持仓集中度显著回升,优质标的仍备受青睐。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持股的20家公司持股总市值合计622.11亿元,占公募基金军工持股总市值的48.65%,持仓集中度同比回升6.00个百分点,环比24Q3回升5.55个百分点。其中,从持仓市值来看,中航光电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国船舶中航西飞位列重仓市值前五;从持仓变化角度来看,国睿科技航发控制洪都航空中航高科季度持仓增幅较大。
  投资策略:建体系+补短板,迈入结构性增长新周期
  宏观大势: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国防预算稳健增长
  中美关系先抑后扬,短期边际回暖,中长期战略竞争态势不变。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长期化,其他热点地区风波不断。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或将出台更多限制政策,中美战略竞争态势大概率继续强化,特朗普内阁人员名单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均为对华鹰派分子,未来中美对抗局势或将持续高压。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国内需求持续旺盛的同时,军贸市场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国防军费保持长期稳健增长大势所趋。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增幅较2023年持平,高于2024年GDP预计增幅5%,总额再创新高。预计十四五后期我国国防预算仍将保持7-7.5%左右的稳定增长,占GDP比重或有一定提升空间。
  传统军工:新一轮结构性增长起点,关注增量新方向
  船舶行业:水面舰艇稳步放量,水下装备蓄势待发。
  航发行业:产品谱系逐步丰富,产能质量瓶颈双突破。
  航空航天:整体增长稳健,关注边际改善方向。
  新域新质:智能战争引发产业革命,新质生产力新技术蓬勃发展
  1、新式战争:智能战争引发产业革命,低成本无人化智能化大势所趋。
  未来智能战争将是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为牵引的体系作战,该体系的主要构成包括无人系统、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底座等。无人装备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应用场景全面性价比凸显。低成本弹药实战消耗大,向技术集成、模块化、多用途发展。新一代智能化底座是打造数字现代化战略体系的基石,未来智能化新体系建设有望加速。
  2、新质生产力:商业航天产业建设亟待提速,低空经济大飞机打造万亿新市场
  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军民市场空间广阔,产业建设亟待提速。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增长引擎,万亿产业蓄势待发。
  大飞机:国内民航需求旺盛,国产化提升产业链价值。
  3、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新材料持续迭代,下游需求牵引带来行业变革
  新器件:低成本通用化背景下,MEMS等新器件渗透率提升。
  新工艺:3D打印快速迭代,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新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性能优异,产业化应用迎来拐点。
  改革出海:军贸出海方兴未艾,国改聚焦资产整合与重点领域控制
  军贸出海:中国军贸方兴未艾,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军工国改:24年平稳推进,聚焦资产整合与重点领域控制。
  在2024年年度策略报告《周期重启,否极泰来》中我们提出了六大产业趋势,我们仍然维持这六大产业趋势的判断:1)军品采购合规化、批量化、通用化、低成本化,行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2)智能化战争背景下,从作战平台向作战体系建设转变;3)海军、信息支援部队、陆军投入有望整体加速,火箭军、空军有结构性机会;4)战略威慑力量建设加速,智能化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加快发展;5)中国军贸方兴未艾,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6)军工国改平稳推进,未来有望强化重点领域控制地位。
  军工行业已逐步进入新一轮周期,由“量价齐升”过渡到“量增价稳”阶段,由“平台放量”过渡到“建体系,补短板”阶段,由“全面增长”过渡到“结构性增长”阶段,或将开启第二轮结构性周期复苏。
  行业未来增长主要呈现结构性特征,传统领域增长稳定,新域新质领域增长有望远超行业均值,建议配置端向新领域龙头及有新增长曲线的传统龙头倾斜。配置方面建议围绕三条投资主线,一是传统军工方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有订单修复预期、有业绩支撑的航发产业、船舶产业以及航空航天产业;二是新域新质方向,新式战争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围绕低成本、智能化、体系化三大特点的行业,包括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以及新一代智能化作战底座;新质生产力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应用市场空间广阔、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国产化率较低的行业,主要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新技术方面,我们建议关注MEMS器件、增材制造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三是改革出海方向,我们建议关注有资产整合预期、军贸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相关公司。
  1、国防预算增长不及预期;近年来国防预算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军工政策向好,但存在国家政策及国家战略的改变而减少国防预算的支出的可能性。
  2、武器装备交付不及预期;后疫情时期,叠加地区紧张因素,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链路受到较大冲击,如船舶等行业存在无法按时完成施工及延期交付风险。
  3、相关改革进展不及预期;国家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和指导思想决定了行业的发展前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对军工企业战略方向确定、产业选择及投资并购方向均有重大影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军工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复苏,国睿科技最新消息,600562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