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并购重组成资本市场“重头戏” 一系列政策举措作用之下,产业并购重组的活力被激发,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重头戏”。仅10月以来,就有10余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项公告。市场人士认为,支持传统行业并购,促进传统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以及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进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支持并购重组的两条政策主线。随着政策东风持续送暖,产业并购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券商三季度重仓股揭晓三大行业标的更受青睐 适逢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季,券商今年三季度的持股状况也逐渐揭晓。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记者发稿时,已有16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券商的身影。从整体持股变动情况看,三季度有33家上市公司获券商加仓,另有9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出现券商的身影。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券商三季度加仓的公司以及新入围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公司,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电子、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行业;就投资机会而言,消费电子、贵金属、中药等细分领域获券商青睐。
·上市银行三季报陆续出炉净息差下行压力犹存 上市银行三季报正在陆续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银行盈利情况有所分化,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超11%,也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12%。净息差是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受市场利率下行、有效信贷需求减弱以及贷款重定价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犹存。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净息差回升的突破口是压降成本以及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上海证券报 ·国办: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部门协同,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外资公募看多A股四季度挖掘政策受益标的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结束,贝莱德、富达、路博迈、施罗德、联博等外商独资公募旗下权益类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持仓情况和最新投资策略浮出水面。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外资公募旗下权益产品普遍维持相对较高的仓位。以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为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权益仓位为91.28%,相较于二季度末的87.42%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今年三季度,组合采取了较为均衡的配置思路,围绕着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中国汽车产业链崛起、能源转型、平台经济、消费复苏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布局。”基金经理邹江渝称。
·两大硬科技行业领跑科创板公司三季报“新”味十足 截至10月28日10点,在251家已“交卷”的科创板公司中,有182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剔除扭亏公司,有10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四成。其中,
晶合集成、
井松智能、
诺泰生物、
康众医疗、微电生理、
乐鑫科技等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倍增。分行业来看,两大“硬科技”行业表现亮眼,半导体企业业绩增势良好,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大幅上扬。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突破、新产能释放,加之下游需求逐步复苏、细分市场回暖,推动科创公司增收也增利。
·电动化和国际化赋能汽车产业链公司三季报增长动力强劲 伴随上市公司三季报持续披露,汽车产业细分领域主要公司业绩亮眼,增长动力强劲。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128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发布三季报(含季报、预告),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汽车服务、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7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六成。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多家公司介绍,得益于与电动化相关的新能源产品销售和国际化海外业务销售的增长。展望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发展趋势,多位汽车行业人士表示,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等鼓励政策的持续,以及中
国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正在由汽车大国逐步迈向汽车强国,产业整体景气度有望延续。
证券时报 ·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行动加快业内预计首批规模600亿 “以旧换新”在医疗设备领域加速落地,各省密集发布“可行性公示”“项目审批公示”“招标采购公告”,给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多家上市公司厉兵秣马,准备“考试”。医疗器械行业在新一轮“以旧换新”的政策推动下,有望迎来增速拐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升级的详细指标及具体实施方案,并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相关的资金支持政策。据医装数胜的统计,截至9月底,医疗设备更新批复项目已超过1000个。规模上,截至9月底,1000个批复项目预算总金额突破412亿元。据医装数胜测算,第一批设备更新预计拉动600亿元医疗设备采购规模。
·药明康德第三季营收超百亿在手订单再创历史新高 10月28日晚间,
药明康德披露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收入和利润均按计划实现环比稳步提升。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7.0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重回百亿元至104.61亿元,若剔除商业化项目影响,同比增长14.6%;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5.33亿元,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73.64亿元。经营现金流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0.4%,前三季度自由现金流达到55.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公司及所处行业一直饱受美国拟议生物安全法不确定性影响,而
药明康德的在手订单在三季度末再创新高至438.2亿元,可见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骤增,但行业对于
药明康德服务的需求在持续增长。根据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在维持超过6000家庞大活跃的客户基础上,公司前三季度新增客户超过800家。
·三只松鼠第三季度跑出加速度净利大增222% 10月28日晚间,
三只松鼠三季报新鲜出炉,得益于“高端性价比”战略,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录得营收71.69亿元,同比增长56.46%;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01.15%;扣非后净利为2.67亿元,同比增幅达211.55%。分季度来看,
三只松鼠在第三季度跑出了“盈利加速度”,单季营收为20.95亿元,同比增长24.03%;净利润5153.24万元,同比增速达221.89%。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
三只松鼠已连续五个季度保持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在现有业务走出良性增长趋势的同时,
三只松鼠开启了产业链整合及升级发展之路。三季报发布当晚,公司推出系列投资计划:拟在2026年底前,以不超过6.6亿元加码零售端、供应链及子品牌投资。
证券日报 ·“并购六条”下“B转A”成功案例渐多以“双赢”方式解决B股市场问题有望 资本市场又一起“A并B”(或“B转A”)案例来了。10月27日晚间,
海联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的通知,拟筹划公司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杭汽轮B。由于
海联讯控股股东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也是杭汽轮B的间接控股股东,此次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近年来,资本市场已有多起B股转A股成功案例。受访专家表示,在《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的政策红利窗口期,
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B具有示范作用,希望能涌现更多B股转A股案例,既可以为A股注入更多优质资产,也有助于解决B股估值低的问题,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回暖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受益 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3%,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从具体市场份额来看,vivo以19.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华为与小米分别以16.4%、15.6%位列第二、第三。第四至六名依次为荣耀、OPPO、苹果,市场份额分别为15.3%、14.7%、13.5%。同时,进入第四季度后,多家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也相继推出旗舰机型手机。例如,vivo、OPPO发布了集合全智能生态的新款手机;小米15系列手机将很快上市。联创资本总经理王欣宇向记者表示,在人工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智能芯片、大模型、算力、5G通信等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多个环节有望持续受益。国内上市公司也应尽快夯实知识产权壁垒,并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以应对面向全球的产业链集体“出海”及市场竞技。
·多家火电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报喜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记者发稿,A股市场已有包括
京能电力、
国电电力等在内的12家火电板块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有9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增幅最高的公司为
建投能源,同比增长幅度达92.52%。值得关注的是,多家火电上市公司在披露三季报的同时,也发布了关于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公告。在市场分析机构看来,随着新能源项目陆续投运,未来有望成为火电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驱动因素,与此同时,也将助力火电企业加速绿色转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