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
中国船舶、
中国重工复牌,然而却有近10亿元主力资金出逃。
截至收盘,
中国船舶、
中国重工分别遭主力资金净流出6.25亿元、3.73亿元。
中国重工盘中一度跌超5%,尾盘跌幅收窄,截至收盘,跌2.41%,报4.86元/股,总市值1108亿元。
中国船舶尾盘小幅拉升,截至收盘,上涨3.32%,报36.06元/股,成交额40.78亿元,总市值1613亿元。

图片来源:Choice
消息面上,9月18日,
中国船舶公告,公司与
中国重工正在筹划由
中国船舶通过向
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重工。此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
根据交易方案,
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37.84元/股。
中国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并由此确定换股比例。
中国重工与
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
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 合并完成后,
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
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中国重工投资者关系部门,对于此次重组方案,相关人士称,这是市场上有很多先例的操作方法。上市公司之间(重组)还是按照价格、市值来的,这是比较公允的价格。这个价格也是那么多股东交易了很长时间的结果,“我们选择120个交易日已经相对是中间的选择,是各方比较容易接受的选择”。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0.89元/股、3.68元/股,为何没有选择按照两家公司净资产作为重组依据?该人士称,对上市交易的来说,肯定是(二级市场)价格更加公允一些,这算是惯例了。 近日,央国企频频亮相合并重组市场。
再往前回溯,
中国稀土集团入主
广晟有色打响今年易主 “头炮” ;国药集团私有化中国中药;华润集团超百亿元入主
长电科技;
保变电气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与电气装备集团进行输变电装备业务整合;
国泰君安将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
海通证券……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1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了50单重大资产重组项目;4月份开始,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自8月份以来,并购重组的进展明显加快,仅8月单月就披露了12单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据
招商证券统计,央国企是市场上重要的并购主体。年初以来的50单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国有上市公司发布的有22单,占比44%,相比2022年(披露4单、占比18%)、2023 年(披露5单、占比42%)的数量和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地方国企为主要构成,共披露19单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占比38%。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