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易日盛遭小米减持背后:总部大楼已更名,有门店停业、员工讨薪,公司拟进军算力,大位科技最新消息,600589最新信息

《 大位科技 600589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东易日盛遭小米减持背后:总部大楼已更名,有门店停业、员工讨薪,公司拟进军算力
2025-04-11 22:47:00



  近日,东易日盛(002713.SZ)发布公告,公司曾经第二大股东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科技”)完成减持,减持规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减持完成后,小米科技持有东易日盛4.01%股份,减持均价为5.46元/股。根据此前公告,2021年,小米科技受让股份时价格为6.62元/股。

  重要股东减持,给风雨飘摇中的东易日盛百上加斤。与此同时,部分消费者、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反应,东易日盛拖欠的装修款、工资已经长达一年。东易日盛曾经承诺的2024年年底偿还的工资,至今仍未完全兑现。
  去年底,东易日盛总部大楼完成拍卖,曾经热闹的大楼如今变得冷清。2025年4月,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东易日盛原总部大楼,发现该楼正门的招牌已经改为海纳大厦。
  这栋大楼位于北京酒仙桥地区。去年12月,这栋大楼被北京十纪海纳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收入囊中,成交价格为1.61亿元,而大楼首次拍卖起拍价为2.01亿元,因无人报价流拍。
  东易日盛总部大楼,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走访中,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东易日盛数字化旗舰店”招牌被拆下放置地上,楼前广场摆上了锥桶和隔离带,大楼楼门紧闭、窗帘拉起。该园区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栋楼已经被法拍,东易日盛现在租用这栋楼的6、7层办公。
  2021年12月,东易日盛旗舰店在此开业,开业仪式上,东易日盛曾形容这一举动为“改变东易、改变行业、改变家装消费的家装新物种的诞生!”
  东易日盛北京旗舰店,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不仅东易日盛总部大楼易主,其北京部分门店也已关闭。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东易日盛北京旗舰店,这家店位于北京西四环边,目前仅在园区门口悬挂东易日盛招牌,园区内没有相关办公场所。园区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底该店被拆除,现在园区内的工地围挡就是这家店的原办公场所。
  此外,东易日盛方庄旗舰店也已关闭。
  拖欠员工工资,有装修工地停工
  东易日盛前员工、消费者们仍在追讨工资与欠款的路上。
  北京的韩倩正在追讨东易日盛拖欠了一年的工资。她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东易日盛拖欠了她2024年3-5月的工资。据她所述,她的同事中,有的被拖欠了两个月,有的和她一样,被欠了三个月工资。
  去年,东易日盛曾承诺支付工资,但未有结果。“去年我们去仲裁,与公司签订了协议,公司承诺在去年12月底之前支付拖欠工资,但我们没有收到这笔工资。此后我们在今年1月再去申请强制执行,不过现在还没有结果。”韩倩说。
  除员工欠薪,东易日盛的装修工作也陷入停滞,消费者们纷纷追缴货款。多位东易日盛消费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装修群中的设计师、工长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没有回应,装修工作已经停止。
  2024年上半年,北京的吴羽与东易日盛因全屋定制家具产生纠纷。吴羽表示,装修群里对于她提出的问题,反馈较慢甚至无人反馈。直到2024年下半年,她的装修群再也没有了回应。
  “现在情况和去年一样,装修群没有人应答。对接的设计师、工长似乎已经不在东易日盛工作,全屋定制还差几块柜门没有装。对比其他消费者,我们的遭遇还算运气好的。” 吴羽说。
  曾大举扩张,如今资不抵债
  东易日盛曾是国内知名装修企业,创立于1997年,2014年于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家装第一股”。上市后,东易日盛开启扩张步伐,收并购动作不断。
  据财报,2013年东易日盛对外投资规模为0元,2014年骤增至1.8亿元,2015年达3.57亿元,同比增长98.06%。2015年3月,东易日盛收购山西东易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2015年11月,公司收购集艾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艾设计”)60%股权。
  2016年,东易日盛继续收购长春东易富盛德装饰有限公司51%股权;2017年,东易日盛收购北京欣邑东方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欣邑东方设计”)60%股权,投资规模达3亿元;2018年,东易日盛花费1.15亿元收购集艾设计20%股权。
  持续的收购动作让东易日盛商誉大涨。据财报,2014年,东易日盛商誉为0元,到2018年,公司商誉达6.14亿元。期间,东易日盛固定资产也大幅增长。据财报,2014年,东易日盛固定资产规模为1.12亿元。2017年达5.73亿元,当年,东易日盛购置电子城IT产业园C区B座办公楼,导致增加资产3.02亿元。
  2019年,东易日盛业绩下滑,当年公司净利润为-2.49亿元,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同时,东易日盛相关并购子公司产生了大额商誉减值。
  据东易日盛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商誉减值准备达2.32亿元,占总体减值准备比例为94.28%,占净利润绝对值比例为92.10%。其中,北京欣邑东方设计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为1.18亿元;集艾设计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为7945.60 万元;上海创域实业有限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为2995.00万元;南通东易通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东易”)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为467.60万元。
  2020年、2021年,东易日盛虽然扭亏为盈,但是依然持续出现应收款减值、商誉减值等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据公告,2020年,东易日盛商誉减值准备2726.40万元,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178.33万元;2021年,东易日盛商誉减值准备76.7万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973.55万元,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028.19万元。
  2022年,受装修业务下降影响,东易日盛再次出现大额亏损。据财报,2022年,东易日盛净利润-7.44亿元,同比下降1041.31%。同时,东易日盛计提资产减值规模达1.50亿元。其中,商誉减值准备达8020.72万元,涉及公司包括集艾设计、北京欣邑东方设计、南通东易。此外,东易日盛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达6537.72万元。
  2023年,东易日盛依旧陷于亏损泥潭。据财报,2023年,东易日盛净利润-2.09亿元。同时,东易日盛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945.37万元,其中商誉减值720万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287.48万元。
  与此同时,东易日盛开始出售子公司。据2023年财报,东易日盛出售集艾设计29%股权,价格为1.36亿元。
  这期间,东易日盛资产负债率逐步提高。据东方财富数据,2021年,东易日盛资产负债率69.71%,2022年增至90.98%,2023年再增至92.89%,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114.04%。
  2024年,东易日盛巨亏。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东易日盛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0.68亿元至-7.12亿元,净资产为-9.91亿元至-6.61亿元,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拟进入算力行业
  2024年下半年,东易日盛陆续披露诉讼相关事件。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7月至今,东易日盛公布约35起新增诉讼公告,累计公布的新增诉讼、仲裁金额约为7.87亿元。2024年7月18日、7月19日,东易日盛更是连续两天公布新增诉讼公告,新增累计发生诉讼、仲裁金额分别为4422.79万元、3172.44万元。
  2024年10月,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东易日盛债权人北京鹏元兴达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元兴达”)申请对东易日盛进行重整,东易日盛拖欠鹏元兴达货款516.87万元。
  2025年3月,据东易日盛重整相关公告,北京华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著科技”)成为东易日盛产业投资人。
  华著科技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智算中心综合服务商,主要客户为第三方AIDC服务商,终端客户主要为头部互联网企业。华著科技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和林格尔智算中心项目,并拓展数据中心运营业务、算力设备集成及销售业务等。
  华著科技将花费3.45亿元受让东易日盛股份,根据公告,华著科技本次重整投资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并提供了账面资金证明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证明,三到六个月内预计可使用的资金不低于5亿元。
  据东易日盛重整相关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著科技资产总额36.75亿元,负债总额35.9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7.93%。2024年,华著科技营收11.92亿元,净利润521.39万元。
  重整完成后,东易日盛将增加算力产业相关业务。根据重整计划经营方案,东易日盛将继续聚焦家装主业,保留核心资产,利用AI及数字化构筑创新性商业模式东易AI智家。并且,华著科技将借助自身算力产业资源,通过捐赠智算中心运营主体、订单导入等方式,多措并举助力东易日盛拓展数据中心集成服务业务及算力服务业务,推动甲方实现双轮驱动,并承诺未来三年为东易日盛导入算力产业相关业务订单。
  2023年,华著科技也曾参与大位科技(600589.SH)重整,根据大位科技当时发布的公告,华著科技是其产业投资人,重整后持有其1.48%股份。
  重整完成后,大位科技收购与华著科技有关联的企业。华著科技实际控制人是张建华。同时,张建华也是北京长空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空建设”)的实际控制人,两家企业存在关联关系。
  2024年6月,大位科技收购长空建设旗下北京金云雅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云公司”),交易对价为1.2亿元。而金云公司是一家聚焦数字新基建的数据中心服务商,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租赁服务。
  东易日盛重整方案公布后,公司股价迎来短暂上调,随后持续走低。3月18日,东易日盛发布重整公告,3月19日-3月21日,公司股价连续三天涨停;3月24日-3月26日,公司股价连续三天接近跌停,此后股价走低。
  针对东易日盛目前运营情况,重组后如何开展家装业务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以致电、发送邮件等方式向其询问,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韩倩、于燕、吴羽、姚尧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