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国庆休市期间,多只海外上市中国资产ETF规模快速增长,显示外资布局热情高涨。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当周,流入美国上市的新兴市场及特定国家ETF的总金额达到59.6亿美元,其中投资中国股票的五只主要ETF吸金约49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股票在过去一周遭遇了史诗级大抛售。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全球资产对中国股票配置比例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中国市场持续上涨,海外资金将持续从其他市场回流。
全球资金迎来“再平衡”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全球资金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随着中国市场持续上涨,部分资金已开始从其他亚洲市场流入中国股市。
高盛经纪部门数据显示,在本轮大幅上涨之前,全球对冲基金只有约6%的仓位进行中国权益资产配置;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仅为5.1%,处于历史1%分位。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随着中国股市回暖及经济企稳,有望掀起新一轮配置中国股市的热潮。“我们看到,近期外资积极做多,已成为推动港股大涨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外资流入A股速度显著放缓,甚至出现流出,每年净流入额远少于2018年—2021年均3000亿元以上的规模。此外,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仓位也降至历史低位,中长期来看,外资仓位的回补将驱动资金持续回流中国。”
与此同时,印度股票在过去一周遭遇了大幅抛售。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4日,外国机构投资者抛售了约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亿元)印度股票,这是印度股市有史以来的单周最大规模抛售。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仅在10月3日一天,全球基金就净卖出了1.017亿美元的印度债券。同时,根据交易所提供的数据,当天全球基金还净卖出了18.5亿美元的印度股票,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
晨星分析师分析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市场表现改善,且目前估值更具吸引力,都是近期外资撤出印度股市的主要原因。
此外,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市场均出现资金净流出。法国巴黎银行报告称,9月的前几周,日本股市已流出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
机构观点认为,近期中国市场的亮眼表现使得部分国际投资者正削减亚洲其他市场的多头仓位,加仓中国资产,全球配置资金的“再平衡”操作仍在进行当中。
外资加仓中国资产 国庆假期期间,多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资产ETF持续“吸金”。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当周,流入美国上市的新兴市场及特定国家ETF的总金额达到59.6亿美元,其中,投资中国股票的五只主要ETF吸金约49亿美元。
富途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资产管理规模为83.03亿美元,相较于9月30日的65.22亿美元增长了27.3%。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207386664416522689_w1080h952.jpg)
截至10月4日,iShares安硕核心MSCI中国指数ETF资产管理规模为237.69亿美元,相较于9月30日的65.22亿美元增长了19%。
天风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称,9月28日至10月4日,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FXI)获得史上最大单周24亿美元净流入,总管理规模跃升至78亿美元,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此外,外资巨头还在港股市场大手笔“扫货”。10月3日晚间,港交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摩根大通于9月27日分别买入
中国太保H股2.67亿港元、
比亚迪H股17.91亿港元、
青岛啤酒H股2.42亿港元、香港交易所H股18.13亿港元,总金额超过41亿港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