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现场的党员同志纷纷猜起了歌名。从陕北民歌《芝麻油》,到抗日救亡歌曲《骑白马》,再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关于“一首民歌的经典之路”的讨论开启了以“东方白——20世纪早期的上海音乐”为主题的艺术党课。
7月18日下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特别推出的“艺起听党课”首场公益党课正式开课,来自江南造船厂、
老凤祥、上海体育学院、太保集团、上海国盛集团、上海中产集团等单位的80余名党员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副秘书长邢媛带领党员们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救亡音乐作品,以艺术的方式激发心中的爱国情怀。
为何党课教育中需要融入音乐艺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邢媛首先追溯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周礼》有言:“乐者,礼之本也;礼者,乐之端也”,“礼乐共生”深刻揭示出音乐在国家制度发展中的教化作用。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中,一首首救亡歌曲在号召民族觉醒、激发人民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指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音乐亦为今日党课教育中“万不可缺者”。
音乐不囿于一国之界。在音乐互动环节,邢媛向现场党员分享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昂格隆和来自欧洲的响板与卡祖笛三种世界民族乐器,并带领大家以不同乐器的形式重新演绎《东方红》等爱国歌曲,在合奏中展现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风貌。
党课结束后,党员们来到“光荣之城——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展厅中,聆听特展专题导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启航、出征”的光辉历程,同时串联起以左翼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文化战线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观展,自己被这座城市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革命精神深深打动,也深刻领悟到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独特地位与深远意义。”“专题艺术党课让我更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将更坚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信念,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
如何实现党课的“破圈”与“出圈”,是当下红色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艺起听党课”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创新设计“展览实景导览+专题党课+艺术沉浸”的党课新模式,打破传统党课的框架和界限,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红色文化相融合,让党课与音乐的旋律共鸣,和“美术”的色彩碰撞,与“戏曲”的雅韵交织,和“体育”的精神共进。通过“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以艺述史、以文化人。
此外,“艺起听党课”师资团队汇聚了党史研究专家、音乐家以及来自体育、戏剧、话剧、书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注重对党课进行艺术化阐释,通过新颖独特的课程设计,打破传统党课的框架和界限,实现党课的“破圈”和“出圈”,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讲好中国故事”深刻内涵,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更有温度。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