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月21日电(葛佳明)2025年以来黄金仍在持续闪耀。1月21日,沪金(SHFE黄金)主力合约震荡拉升,持续逼近历史高位,收盘报于639.78元/克,上涨0.19%。
![截屏2025-01-21](/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38599587359756699_w1820h968.jpg)
1月21日,黄金珠宝品牌金饰报价也接近前期的高点,周大福、老庙黄金、
中国黄金和
老凤祥的首饰金价格分别为824元/克、824元/克、826元/克、824元/克。
中金公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齐丁认为,金价或仍处牛市通道,2025年或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人民币金价或将较之美元金价实现更大涨幅。
2025年金价或继续闪耀 2024年金价多次刷新历史高点,最大涨幅接近40%,纽约黄金主力期货合约价格一度达到2800.80美元/盎司的高位。对于2025年黄金价格走势,各大机构和投行均表达了乐观情绪,称黄金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总体会在震荡中弱势上行。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均预计金价将上涨至每盎司3000美元以上。
分析师普遍认为,近期驱动金价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尽管美国通胀有走强风险,推动美联储转鹰,但加息降通胀的可能性较小,美国实际利率或进一步回落。在此背景下,与美国实际利率显著负相关的欧美黄金ETF购金有望成为支撑金价上行的重要力量。
齐丁在报告中分析称,虽然2022年以来金价与美国实际利率开始显著脱钩,但是,北美和欧洲黄金ETF的净购买量依然和美国实际利率保持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2025年美国实际利率下行之际,欧美黄金ETF的净流入或支撑金价。
推动黄金2025年维持强势的另一大原因则是在美元体系信誉下降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系统性增持黄金储备的趋势或仍持续。
2023年和2024年,美国债务失衡和美元信誉下降使得全球央行购金趋势仍在延续。央行增加购金是美元体系信誉下降的结果,因此美国债务与央行购金情况是黄金模型的关键长期解释变量。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末,
中国黄金储备1913.4亿美元,共7329万盎司,连续第二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国金期货认为,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给黄金市场带来了巨大信心。除了中国央行,一些发展中国家央行和发达国家央行也有增持黄金的行为。央行购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冲国际局势不稳定,稳定本国经济和金融,多元化配置本国资产。
高盛也于近期在研报中上调了各国央行黄金需求预测。高盛分析师发现,近日央行的购金需求超预期增加。根据最新估算,2024年11月,央行及机构在伦敦场外交易市场(OTC)的黄金买盘达到117吨,远高于此前预期的46吨。
高盛预计,到2026年年中,央行平均每月购金量将达到41吨,较此前预期的38吨上行。
中金公司则预计,因亚洲央行需补充大量黄金储备,且全球形势复杂,预计央行购金速度至少会保持现状,即1000吨/年左右。
黄金板块配置吸引力正在增强 在黄金价格上涨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目光之际,黄金股却在一路高歌猛进中“哑了火”。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在近日发布的全球贵金属股票前景展望报告中表示,2024年黄金股表现不佳主要源于市场对其的估值水平下降(估值压缩)以及企业生产成本超预期上涨的双重压力。但黄金股的估值已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进一步大幅下跌的风险相对有限。
分析师认为,展望2025年,黄金公司的每盎司利润预计会走高,一方面从收入端看,黄金价格预计会继续上涨,这意味着卖出每盎司黄金能获得更多收入;另一方面从成本端看,全球通胀放缓,能源(如电力、燃料)价格上涨势头减弱,预计黄金公司的生产成本上行趋势减弱。
齐丁认为,中国国内的黄金矿企的盈利已经出现了反弹的趋势。与此同时,从国内主要黄金企业估值来看,当前黄金企业的市盈率分布在11倍到30倍之间,中枢水平约处在20倍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同时,考虑到国内黄金上市公司在国内增储上产和海外矿业并购方面具备较强成长性,2025-2026年相关矿企的增量项目有望渐次投产,黄金板块的估值吸引力正在上升。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