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2日举办的“第14届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出席并演讲。他在会上提到,汽车行业当前的焦虑情绪非常明显,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当前,逆全球化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制约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普及困难和阻力不断变化,转型中的行业普遍焦虑影响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主战场。”付炳锋在发展中表示,中
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把先发优势转化成为产业领先优势,并推动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通过付出艰苦努力,中
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规模化市场,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新发展带来新问题。在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难点、短板和挑战。传统企业既要进行油车的节能改造,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双线作战。当前,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行业上下倍感焦虑。
“这种焦虑情绪还是非常明显的。”他提到,在7月11日的闭门会议峰会中,行业发展焦虑也成为集中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尤其今年到场的董事长比较少。”他表示,车企董事长们都面临一个窘迫的舆论环境,“需要大家关爱我们车企的董事长”。
在国际市场,付炳锋表示,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工具化,试图割裂全球汽车市场,这些都成为行业所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共同解决。全球化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制约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他表示,近年来,美国和欧洲面对中
国新能源汽车采取了加征关税、反补贴调查等歧视性政策,人为设置障碍,阻碍了中
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发展。
付炳锋提到,当前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普及困难和阻力不断强化,其中,传统优势企业电动化策略趋于保守,尤其日系比较保守,欧洲车企虽然比较积极的,但具体困难比较多。但也有积极的方面,虽然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平衡,整体普及率不高。尤其发展中国家虽然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缺乏研发能力,但这些国家都在寻求合作,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付炳锋指出,在这样的不平衡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的中国成为这些国家欣赏和关注的目标。譬如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除了同行之外,还有地方的各地区各国政府,频繁地来到中国进行交流,积极寻求贸易、投资和合作。
他表示,汽车产业是高度全球化发展的行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是全球产业合作的产物,更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新能源、智能化等技术升级与深度发展,协同研发和全球产业链合作更加精准、更加重要,协同创新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模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嘉丽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