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往往是挽救股价的重要动作。2月6日,
均胜电子(600699)公告称,2025年1月,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44万股,最低成交价为17元/股,最高成交价为17.57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2500万元。公司2月7日收盘价18.59元/股,相比2015年历史高点下跌53.3%,市值蒸发接近300亿元。
在回购挽救股价的同时,
均胜电子还在推进港股IPO。1月16日,
均胜电子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改善生产制造能力、扩大海外业务市场占有率、业务相关的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
2004年,王剑峰创立了均胜集团,到2012年
均胜电子成功借壳A股上市,完成资本市场首秀。目前,王剑峰持股52.5%的均胜集团,持有
均胜电子34.85%的股份,另外王剑峰本人还直接持有
均胜电子2.42%股份。
均胜电子定位为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汽车行业关键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部收入由汽车安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两部分构成,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57.3亿元、10.83亿元。
均胜电子赴港上市背后,《财中社》注意到,其资产负债率2024年三季度末达到68.6%。具体来看,公司目前有短期借款54.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5.6亿元、长期借款137.1亿元,有息负债总计约227.2亿元,而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两项合计只有71.3亿元,连短期有息负债都无法完全覆盖。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资产负债率本就已经高企的情况下,
均胜电子的资产质量也不扎实。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中有商誉54.9亿元、无形资产36.4亿元、开发支出12.2亿元,三项合计103.5亿元,占总资产的17.5%。根据2024年中报披露,无形资产70%以上都是由资本化开发支出构成,另外还有金额不小的非专利技术、客户关系及平台、商标。
商誉和资本化开发支出等,都是容易粉饰资产的科目。如果没有这些科目粉饰,
均胜电子的资产负债率会比报表披露的更高。
高负债直接造成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吞噬利润。财报显示,2022年和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
均胜电子利息费用分别为9.3亿元、11.2亿元、8.6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36.5%、103.5%、91.8%。
从盈利能力来看,在王剑峰2012年成为实控人之后,
均胜电子扣非加权ROE就一路下滑,先是从2012年的25.2%快速下降至2015年的11%,此后至今就再未超过9%,其中有四年在3%以下,两年是负值。
2024年前三季度,
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收入411.4亿元,同比下降0.4%,扣非净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40.3%,扣非ROE为6.9%,年化仍然不及10%。而且,扣非利润增长的含金量也不高,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全靠压缩成本实现。报告期内,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同比总计减少1.8亿元,占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值的66.7%。此外,开发支出报告期内增加2.14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为22.7%。
王剑峰2012年成为实控人之后,
均胜电子向市场融资金额巨大。《财中社》根据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梳理发现,公司2012年至今共有六次增发募资,募资总额合计达到140.9亿元。而从其近年来的盈利能力来看,募资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高收益。那么,这次还会有资金捧场港股IPO 吗?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32131767995002788_w1154h441.jpg)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