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月3日召开的2024年雄安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雄安自贸试验区已累计注册超1500家企业,注册资本超2530亿元。
据了解,2024年,雄安自贸试验区研究制定支持新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5条金融开放措施,助力新区有效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出台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疏解央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提供安全便捷的数据通道;发挥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撬动作用,为8项开放创新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创新内生
驱动力不断增强。同时,雄安自贸试验区围绕金融开放、科技创新等领域形成13项制度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计有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2024年,雄安自贸试验区集中力量抓龙头抓头部,先后推动70家包括央企外向型板块在内的商贸物流类企业、协会、机构入驻自贸大厦;加大力度抓新业态抓新模式,成功举办首届雄安服贸会,落地全省首笔跨境电商1210出口海外仓业务,首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开业运营。
与此同时,综合保税区开放发展呈现新气象,建成投用2.6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跨境电商1210监管场所通过验收,成功申设一般纳税人试点,综合保税区产业承载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与周边口岸密切联动,落地新区首单“多式联运”业务,设立黄骅港内陆港,建立通往
天津港的雄安新区专属绿色通道,综保区物流枢纽功能不断优化。
据悉,2025年,雄安自贸试验区将以加快疏解和龙头项目运营发展、贸易新业态培育引进、经济指标突破提升为重点工作方向,重点实施“两平台、三业态、四要素”提升行动,提升自贸区、综保区两个平台发展能级,探索“数字贸易、‘保税+’、易货贸易”三个业态创新突破,推动“数据、人才、资金、环境”四个要素制度型开放,力争实现新区外贸进出口额超40亿元,综保区进出口值超2亿美元,推动5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在省级或国家级复制推广,以自贸区加快引领新区改革动能提升、开放水平提升、创新质效提升、产业能级提升。
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宋立锋,雄安新区税务局副局长江燕,雄安海关副关长李玉峰,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副行长赵天奕出席此次发布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