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适逢中越建交75周年、“中越人文交流年”,从作为两国友谊重要见证地的广州这一城市视角来看,两地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友好交往更趋紧密,战略合作迎来诸多新机遇。
近日,记者采访多位企业家和相关人士发现,近年来,在深化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广州逐步探索出企业“技术出海”“服务出海”“产业链出海”,乃至城市治理“智慧出海”“经验出海”。
加速布局 穗企探索技术出海 记者观察发现,近年来,穗越两地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合作进入迸发期——越来越多广州科技企业赴越南以及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兴业,在智慧文旅、智慧工业、智慧交通乃至现代农牧产业链等方面输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广州技术”。
2024年4月,广州代表团访问越南期间,广州环保投资集团、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与越南环境和工业协会、越南红太阳集团,广州粮食集团与越南天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佳都科技集团与越南春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并围绕智慧交通、智慧港口、智慧物流、
智慧能源等领域开展合作。
4月14日下午,广东中科凯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军登上了从广州飞往越南河内的航班,准备参加16日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举行的智慧产品发布会。吴军平均每月都会飞往越南一次。在他看来,未来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越南市场创下了我们在东南亚布局最快的纪录。”吴军介绍,中科凯泽正以AI技术为核心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他透露,公司半年内即与当地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在越南实现AI系统、无人机视觉分析、智慧望远镜等业务落地,签了几百万元人民币的订单。目前在河内与越南Royal集团合作搭建零售AI分析系统,在胡志明市运营无人机视觉项目,在越南全国各大景区铺设智慧文旅设备。
广州企业出海有什么优势?对此,吴军认为一是地缘优势便利,二是技术领先。“广州飞河内差不多2小时,航班数量也很多,交通特别方便。同时,广州本身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科技企业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出海的机遇多、利润好。当地企业和民众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也比较认可和信赖。”
随着越来越多广州企业探索“科技出海2.0”模式,吴军坦言“抱团出海”也成为一种常态。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人工智能企业,该公司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集展厅、销售、办公、仓储、住宿及法务于一体的“科技出海”窗口基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合作平台。
授人以渔 人才、产业链一并输送 在柬埔寨,校企合作的尝试也在展开——去年,中科凯泽和柬埔寨金门美国学校共建柬埔寨中科凯泽技术学院,为当地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推动当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广州,还有高科技农牧企业探索将好苗、好药、好饲料以及专业养殖技术等成熟产业链推广“出海”,将更多科研及产业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帮助更多海外水产养殖户增收。
在越南平定省富吉县和会工业区内,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印有“Haid”标志的蓝色厂房,这里是广东
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越南大区平定海龙饲料工厂所在地。作为近两年来
海大集团在越南最新投产的饲料工厂之一,该工厂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旗下肉鸭料、猪料、虾料得到当地养殖户的高度认可,投产一年多便于去年6月创下月销量历史新高的好成绩,市场反馈良好。针对水产料和畜禽料,该工厂也已组建起专业的技术服务部和超百人的服务营销团队,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养殖技术服务。
越南地处东南亚腹地,拥有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充足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随着越南人口数量稳定增加,居民动物蛋白需求逐步提升,近年来,越南养殖产业稳步发展,生猪、水产养殖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肉禽养殖规模快速扩张。
“平定海龙虾料效果特别好,虾子长得快、体质好,配合海大水纪元动保产品,养殖更轻松了。一季虾养下来,养殖效益非常好,是之前从没有过的好效果。”越南头顿市养殖户阮老板说。
成立于广州的
海大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动物营养、动物育种、动保疫苗、智慧养殖、食品加工等现代农牧全产业链。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大集团自2011年进入越南市场,目前已在越南建立水产饲料、畜禽饲料、水产动保生产线和虾苗繁育、猪鸭养殖基地,通过在当地建厂、当地销售,同时配套优质种苗、动保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将国内成熟的“饲料+种苗+动保”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在东南亚地区,该集团以越南为核心,正积极拓展印尼、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市场。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