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长期稳定的“广发三宝”股权结构或面临变动。
2月12日晚间,
广发证券(000776.SZ)第二大股东
辽宁成大(600739.SH)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管理层处置资产的议案》,同意并提请公司股东会审议及授权公司管理层通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处置所持有的不超过
广发证券总股本3%的A股股份。
据了解,
吉林敖东、
辽宁成大和
中山公用25年来一直稳居
广发证券前三大股东,被业界称为“广发三宝”。而稳定的股权结构也被视为
广发证券行业地位重要支撑之一,公告一出,引发市场关注。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致电
广发证券,其证券事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关注到股东公告,公告讲的主要是一个授权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我们目前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授权管理层处置广发证券股份 辽宁成大的公告内容显示,截至公告披露日,
辽宁成大持有
广发证券A股12.5亿股,占其总股本16.4%;持有
广发证券H股1.15亿股,通过其全资子公司
辽宁成大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大钢铁香港有限公司持有
广发证券H股147万股;该公司合计持有
广发证券H股总股本1.53%。
辽宁成大解释称,授权事项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公司现金储备,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
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振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授权公司管理层处置
广发证券股份是
辽宁成大为了优化资产组合,聚焦战略资源,培育新质生产力而作出的重要决策。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策略性投资调整,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另外,授权管理层处置资产也意味着
辽宁成大将更多的事务性工作交由管理层处理,这有助于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翻阅
广发证券业绩报告,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广发证券前三大股东,
吉林敖东及其一致行动人、
辽宁成大及其一致行动人、
中山公用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
广发证券A股和H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20.05%、17.94%、10.55%。
稳定的股权结构被视为
广发证券行业地位重要支撑之一。
广发证券在2024年中报中指出,公司具备长期稳定的股权结构,主要股东
吉林敖东、
辽宁成大和
中山公用(均为上市公司)25年来一直位列前三大股东(不包括香港结算代理人,香港结算代理人所持股份为H股非登记股东所有)。股东、员工与公司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公司不断穿越周期、突破发展瓶颈、奠定行业地位的重要支撑。
“从公司治理层面考虑,
辽宁成大若减持可能改变原有股权制衡格局。若新股东进入或股权分散,决策机制可能发生变化,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和结果或许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战略制定与执行效率;其次,市场信心层面,稳定股权结构是公司稳健形象的重要支撑。股权变动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公司稳定性的担忧,影响股价表现和市场声誉。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客户、合作伙伴对公司信任度下降。然而,若股权变动能引入具有强大资源和战略眼光的新股东,也可为
广发证券带来新机遇。新股东可能助力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公司在激烈的证券行业竞争中实现新突破,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应对股权变动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粤民投子公司“掌权”辽宁成大 值得注意的是,
辽宁成大控股股东情况也正发生重大变化。
在
辽宁成大公告授权管理层处置
广发证券股权同日,公司还发出了另一份公告,
辽宁成大相关董事会审议通过董事会换届相关议案,韶关高腾通过提名并当选董事人数超过
辽宁成大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席位半数的方式,实现对
辽宁成大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辽宁成大的控股股东将由国资公司变更为韶关高腾,实际控制人将由辽宁省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同日,
成大生物公告,随着
辽宁成大的控制权变动,韶关高腾将通过
辽宁成大间接控制
成大生物54.67%股权,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同时,韶关高腾将向
成大生物除
辽宁成大外的其他股东发出要约收购。据了解,韶关高腾目前持有
辽宁成大15.3%的股权,由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粤民投)全资控股。粤民投与
广发证券也有渊源,其董事长为叶俊英,曾在
广发证券担任副总裁等职务。
事实上,粤民投早在五年前便“盯”上了
辽宁成大。翻阅资料,自2019年开始,韶关高腾通过增持、受让等方式持有
辽宁成大股份2.3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3%。在2020年末,韶关高腾成功晋升
辽宁成大的第一大股东。但因为当时
辽宁成大控股子公司
成大生物处在上市的关键时期,公司的控制权相关问题曾受到监管层关注。韶关高腾承诺暂不谋求
辽宁成大的实际控制权。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