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卷”加剧人事动荡 车企高管“大挪移”,华域汽车最新消息,600741最新信息

《 华域汽车 60074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行业“内卷”加剧人事动荡 车企高管“大挪移”
2025-02-09 23:36:00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句话或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内卷”程度也日益加剧。
  汽车行业的“内卷”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当其冲的便是价格竞争,即所谓的“价格战”。纵观2024年,行业的“价格战”几乎贯穿全年,这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车企利润率的降低。
  行业也进入淘汰赛。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在内部信中称:“我们正处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的企业能生存下来。”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2024年,面对车市“内卷”带来的挑战,各家车企都在积极地排兵布阵,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打一场“硬战”。进入2025年,车圈的高管变阵潮仍在继续。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就有通用汽车旗下道朗格、丰田中国、潍柴动力等多家企业传出高管变动的消息。而在2024年,更有超50家车企管理层进行调整。
  对于车圈高管变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这种高管变动频繁的现象,确实反映出汽车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或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压力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车企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而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层,其变动往往是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和调整战略的重要手段。”
  人事换防频仍
  车市2025年的高管变动始于道朗格。1月6日,通用汽车方面宣布,现任中国区首席产品官季康博(Jim Campbell)将兼任道朗格总裁。季康博将全面负责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产品规划、产品营销和配件业务,包括面向国内市场的国产车型、进出口业务,并将接替已离任的李龙,执掌通用汽车旗下高端进口车与生活方式平台,即道朗格的业务运营工作。
  对于道朗格总裁李龙的离职原因和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等相关问题,记者曾添加道朗格官网上的品牌大使的企业微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相关情况无从知晓,故无法提供回答。
  潍柴动力高管的密集变动也引发外界关注。1月10日,潍柴动力发布公告称,执行总裁李鹏程因工作变动辞职,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而在2024年12月30日,潍柴动力也曾发布公告称,执行总裁王健因工作需要申请辞任公司执行总裁职务。不过,上述公告也同时指出,辞任上述职务后,王健将继续在公司(含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上述公告还指出,因年龄原因,张泉申请辞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及投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任上述职务后,张泉将不再担任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对于上述人事变动,公司内部是否进行了相应的战略调整或业务架构调整,记者也联系了潍柴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泉是到年龄退休,其他两位领导都是正常的工作调动。
  丰田中国也有高管变动。据公开报道,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近日升任丰田中国总经理。这是丰田1964年入华以来,首次由非日本籍出任总经理,也是首位华人总经理。
  针对当下车圈频繁的高管变动,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记者,这背后主要还是与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有关。“现在国内汽车行业都朝着电动方向发展,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者众多,这些竞争者也很多元化,既有传统车企,也有造车新势力,还有很多科技巨头的跨界者,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行业“内卷”持续加剧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车圈的人事变动背后,与车市“内卷”息息相关。以价格战为例,中国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1月6日发布的文章显示,2024年1—12月降价规模227款,大幅超过2023年全年的148款。
  据悉,2024年1—12月,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力度达9.2%;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3万元,降价力度达6.8%;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力度达8.3%。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告诉记者,从当下的竞争环境来看,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和售价都处于一个巨大的波动之中,价格战没有办法帮助企业获得一个中长期的生命力。“我们认为价格战在未来的16—18个月内,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调整。”
  罗兰贝格发布的《预见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激烈价格战使车企利润率的重大挑战愈加凸显。1—9月车企整体利润率仅为4.6%,其中9月更是降至3.4%。
  “与燃油车时代不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对高管的要求有了很多变化,比如现在很多车企要求高管具备互联网的思维,企业既要有好产品,也要讲好品牌故事。”张翔说道。
  龙头车企换将谋“破局”
  “2024年,众多合资品牌以‘换将’为突破打响了份额保卫战,任命了一批更富创新能力、更熟悉中国市场的领导者。”《预见2025》报告指出,合资企业自我转型持续追赶。
  记者注意到,上汽集团2024年对旗下两大合资车企进行了多轮换防。比如上汽大众,2024年7月,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8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原执行总监傅强接替俞经民担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除了上汽大众外,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通用汽车和上汽乘用车也有相关的人事变动。比如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一职由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原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担任。除此之外,上汽通用五菱原副总经理薛海涛接替陆一担任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负责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
  在自主板块方面,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任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这也是俞经民时隔三年重回上汽乘用车。
  对于上汽集团对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乘用车的人事换防,国联证券研报指出,三大板块新任管理层呈现年轻化特点,同时已经在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此次调整将有利于公司自主品牌加速向上、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升级。
  换将所带来的效果,外界则十分关注。以上汽通用汽车为例,2024年,新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措施”,包括产品升级、营销焕新、渠道重塑等,不断加快转型步伐。
  2024年,上汽通用汽车销量为67.3万辆(含出口)。“在销量上,我们已经企稳回暖,且(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利润终于回正了。”在2025年新春媒体沟通会上,卢晓说道。
  “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行业竞争激烈就意味着企业想活下去就必须得在相关的细分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不然可能就会面临生存危机,这几年很多下牌桌的车企都验证了这个市场法则。”张翔解释道,“为了应对行业挑战,企业必须要有能‘带兵打仗’的高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行业“内卷”加剧人事动荡 车企高管“大挪移”,华域汽车最新消息,600741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