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
浙商银行秉持“善本金融”理念,探索创新金融制度供给,通过打造“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质效;培育并当好耐心资本,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内涵实现从“打猎式经营”向“种田式陪伴”转变,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长周期的金融支撑,让更多科技型民营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截至2024年末,
浙商银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其中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余额超3600亿元。
聚焦“新兴产业”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据了解,
浙商银行服务科技金融,正积极投入上述领域,并作为未来主攻方向。
浙江大年科技集团是一家深度挖掘无人化快速移动平台在多领域跨学科应用的科技型企业,近年来在低空和勘探领域有大量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探索。但在创业初期,该公司面临资产较少、银行传统授信困难的情况,在这关键时期,
浙商银行以科创共担场景业务为切入点,通过与担保公司合作“多方风险共担模式”,为大年科技快速批复了授信100万元,并提供了较长周期的贷款。
无独有偶,起源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杭州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无人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农用植保、应急消防等场景。当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产品研发、生产等资金难题时,
浙商银行迅速响应,通过科创人才授信政策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据悉,为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早在2016年,
浙商银行就以人才为锚点,推出了全国首个以高层次人才作为服务对象的“人才银行”品牌,以破界思维重构科技企业“未来估值”,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
围绕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和生活,
浙商银行丰富“人才贷”系列产品,“人才支持贷”“人才成长贷”突出以“人”为本,对参与实际经营的人才,按不同人才层级给予相应授信额度与期限。截至2024年末,
浙商银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600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户,融资余额345亿元。
深耕“耐心资本”构建金融顾问多维生态圈 在浙江湖州这片绿水青山间,坐落着一个民营火箭制造基地。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们在这里建造火箭的“绿色心脏”,其自研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毒无害,对环境影响极小。
2023年12月,搭载着“绿色心脏”的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功升空,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2024年11月,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首飞成功;2025年下半年,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首飞,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枚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载火箭……
航天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支持。自蓝箭航天落户初期,
浙商银行湖州分行便组建金融顾问团队,与企业紧密对接、解读经济金融政策。2024年,企业启动厂房回购计划,
浙商银行湖州分行迅速响应,将企业纳入总行科创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最终给予企业10年期、5000万元授信用于购置厂房,并于2025年2月13日投放。“这笔贷款,不仅让我们得以加速新厂房的建设进度,更为后续的研发、生产和测试提供了有力保障。”蓝箭航天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并不是个案。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航天领域气瓶产品的民营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应用于长征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等重大工程项目。企业上市前夕,沈阳分行金融顾问团了解到企业的难题,迅速上门服务,为对接
海通证券、
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作为上市保荐机构,帮助其引入国内知名军工战略投资机构国新投资、达晨创投,随着战投资金“活水”进入,顺利帮助企业承接
中航沈飞的大宗订单。
“企业有的时候缺钱,有的时候缺资源,因此,金融机构要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式去支持它,一直在企业身边,为企业提供长期的陪伴式服务。”
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李林认为。
据介绍,
浙商银行在人才银行服务基础上,持续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涵,构建金融顾问多维生态圈,满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环节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
浙商银行已陪伴超100家企业实现A股上市。
浙商银行以科技金融为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着积极力量。从该行服务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案例不难看出,
浙商银行正全面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实现对企业的“种田式陪伴”,助推更多科技型企业从“幼苗”向“参天大树”生长,以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尚雷)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