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0763&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近期,
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通策医疗”,600763.SH)在资本运作方面有了新的动向,计划收购实控人吕建明名下一家公司。但是,颇为吊诡的是,吕建明在这笔交易中似乎处于“亏钱”状态,这引发了外界对收购报价合理性的质疑。
同时,市场普遍认为
通策医疗近年来业绩承压,尤其是公司大本营“杭州口腔医院集团”在上半年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不仅如此,相比其他同行,
通策医疗的经营效率也备受诟病。更糟糕的是,其在浙江省外的业务拓展频频受阻。
对于“营收主力军”业绩下滑、成本较难控制、如何应对集采影响等问题,《华夏时报》联系采访
通策医疗,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通策医疗未来之路显得尤为艰难,公司能否走出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值得关注。
吕建明“亏钱”卖公司 9月27日,
通策医疗发布《关于购买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下称“《公告》”)。
《公告》显示,
通策医疗此次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通策健康和杭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下称“杭州海胤”)100%的股权及债权,交易总金额为5541.36万元。这次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因为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为
通策医疗实际控制人吕建明控制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海胤的财务状况并不健康。
据
通策医疗发布的《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审计报告》(下称“《审计报告》”)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总资产为5617.84万元,净资产为988.36万元,当年净利润为-3.34万元。到今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的净资产为4293.41万元,但主营业务收入仍为0元,净利润为-107.45万元。
那么,
通策医疗为何要收购一家亏损的公司呢?
据
通策医疗披露,杭州海胤手中握有“富政储出(2021)3号地块项目”,该地块已投入土地出让款4490万元,契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461.92万元,前期建设投入684.28万元,合计5636.2万元。
原来,此次收购目的是这家公司手中的一块地。此次收购以这块地的报价作为交易价格评估似乎更为合理。而从公告的数据以及收购的金额来看,
通策医疗买到这块地,还占了杭州海胤近95万的“便宜”。
也就是说,吕建明将自己的公司“赔钱”卖给
通策医疗了?作为实控人的吕建明为何如此大方?
《华夏时报》发现,这一地块的实际价值存在疑点。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出让款、契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数据不需质疑,而对上述地块前期建设投入的684.28万元,到底用没用,用在了哪里?《华夏时报》记者就此问题向
通策医疗进行了采访,并索要项目建设进展照片,但并未收到对方答复。
另一方面,对于
通策医疗所披露的后续建设计划,有专家表达了担忧。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从
通策医疗的业绩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司业绩承压明显,短期回暖不足以证明困境反转。在此背景下,公司声称收购土地项目用于建设研发中心、客服中心、专家医生IP运营直播等,这些说法的可信度有待进一步验证。投资者对公司在困境下是否能通过此次收购实现另辟蹊径,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大本营”业绩下滑 的确,
通策医疗近些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Wind数据显示, 2021年—2023年,以及2024上半年,
通策医疗的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6.16亿元、5.78亿元、3.68亿元。
其中,2022年及2023年,这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21.68%、6.05%。
![1728722952515326.pn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449087220284546002_w750h349.jpg)
连续下滑两年后,到今年中期,
通策医疗的净利润仅微涨2.48%,达到3.68亿元。
然而,
通策医疗竟然还在中报里宣称“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即便用这家公司自己披露的近些年中报数据,也未能看出净利润“连续”增长。
如此低级错误地披露,是公司管理层不专业,还是另有所图?
![1728722978271854.pn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445923304055692445_w750h349.jpg)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