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记者发稿时,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已有257家生物医药企业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74家预喜,预喜比例近三成。值得关注的是,百利天恒、
艾力斯、神州细胞、
三生国健等多家创新药企的核心产品上市放量,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业绩表现喜人。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医药板块主要的投资逻辑集中在两个方向,分别是创新出海与内需复苏。具体来看,国内利好政策频出,鼓励高质量创新,创新品种或继续驱动企业业绩高速增长,同时商保发展或转移支付有利于创新品种持续放量。部分创新药品种已具备全球同类最佳的潜力,持续看好创新药以借船出海的模式走向国际。
17家生物医药企业预计净利润翻番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57家生物医药公司中,74家预喜,预喜比例约28.79%。其中,43家预增,8家略增,23家扭亏。从归母净利润金额看,百利天恒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位居第一;
达仁堂、
智飞生物、
康龙化成、
东阿阿胶、
艾力斯、
川宁生物等公司居前,预计归母净利润下限均超10亿元。
剔除扭亏影响,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下限看,17家生物医药企业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其中,
华北制药、微电生理、
大博医疗暂居前三。
华北制药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左右,同比增加2456.08%左右。
华北制药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推行精益管理,深挖成本费用管控等措施,实现盈利能力提升;另一方面,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18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212.30万元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创新药企核心产品逐步放量,业绩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
艾力斯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加75.90%;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加121.99%。“公司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被续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公司有效采取多项降本增效措施,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促使公司业绩得到大幅提升。”
艾力斯称。
百利天恒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8亿元左右,同比增加932.27%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左右,扭亏为盈。针对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百利天恒表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于报告期内收到核心产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首付款,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创新生物药和疫苗研发公司神州细胞预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到25.4亿元,同比增加31.40%到34.58%;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到1.3亿元,扭亏为盈。神州细胞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安佳因销售稳定,其他上市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积极通过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这些因素均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部分CXO公司业绩回暖,新签订单增速呈逐步恢复趋势。
康龙化成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29亿元至18.57亿元,同比增长8%至16%。公司表示,伴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初步复苏,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和同比均实现增长。按业绩预告中位值测算,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3%。从2024年全年看,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至7%,公司全球客户询单和访问较2023年同期有所回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
创新和出海成关键词 回望2024年,创新药行业政策暖风频吹。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同时,多地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品、器械发展政策,涵盖新药研发、审评审批、进院使用、药品定价以及支付渠道,全方位支撑创新。梳理目前已披露的生物医药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发现,创新和出海成为医药行业的关键词。多家创新药械企业不断提升创新实力,深耕国内市场,同时成功实现产品出海。
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企业微电生理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市场营销体系以及品牌影响力建设,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与服务质量。其中,TrueForce压力导管自上市以来使用量增长较快,累计使用超过5000例,并在海外20余个国家实现商业化,加速了国产电生理高端医疗器械的国际化进程。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2024年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微电生理预计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00万元到5600万元,同比增加726.23%到884.44%。
“国内市场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医疗资源持续下沉政策,公司持续开发地市级、县级医院市场。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在公司收入占比中进一步提升,并且公司持续推动全球范围内与区域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持续推进主动脉及外周介入产品在欧洲、拉美、亚太等海外地区的市场准入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动新产品在欧洲和日本的上市前临床试验。”
心脉医疗称。
创新型国际化生物制药企业
科兴制药表示,海外市场,公司加速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的获批上市为契机,迅速打开欧盟市场,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超60%,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市场,公司持续深化区域市场战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策略,不断拓宽销售网络,全年国内市场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细分市场地位。
泰格医药则表示,经过不懈努力,2024年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2024年公司订单需求企稳,合同金额同比有所增长,新签订单为95亿元至105亿元。
同时,亦有创新药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水平。
三生国健预计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预计为5.23亿元到5.59亿元,同比增加66.45%到77.91%。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0亿元到7.72亿元,同比增加137.73%到162.00%。
医药行情有望迎来修复 业绩方面,民生证券分析称,整体来看,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医药板块逐渐进入持续修复期。政策方面,地方密集出台配套政策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快速发展。看好政策、基本面和市场情绪三重共振,重点关注医药创新和医药消费领域优质资产。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回顾自2015年以来10年医改路程,国内医药产业从低水平仿制向高水平创新快速升级。医药板块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且公募持仓低配。今年,在政策推动下医药行情有望迎来修复,看好创新药产业链、药械出海及细分行业龙头。
长江证券表示,今年,医药板块主要的投资逻辑集中在两个方向,分别是创新出海与内需复苏。具体来看,国内利好政策频出,鼓励高质量创新,创新品种或继续驱动企业业绩高速增长,同时商保发展或转移支付有利于创新品种持续放量。部分创新药品种已跻身全球同类最佳,持续看好创新药以借船出海的模式走向国际。
在
国信证券看来,随着国内医疗需求持续升级,国家有望加大对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建议关注创新药、创新器械、医疗设备、生命科学上游等细分行业,同时关注AI医疗、医药公司并购重组等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