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最近杀疯了!曾经的“亏损王”寒武纪,最近突然逆袭,
一季度营收暴涨40倍!国产芯片真要崛起了吗?
寒武纪扭亏,关键靠两点——技术硬了,风口来了。
以前国内AI芯片主要依靠进口显卡,贵还经常被卡脖子。现在寒武纪的国产GPU性能追上来了,加上大模型爆发产生的芯片需求,让国内企业疯狂抢算力。
有观点认为,
2025年有可能成为政府和运营商算力采购大年。互联网企业比如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公司,也在持续加码资本开支。
寒武纪自己的说法是,云端产品线收入大幅增长,就是这种趋势的印证。
按照惯例,四季度是寒武纪业绩集中释放的时候,但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盈利3.55亿元,
虽然环比第四季度只增长了31%,但同比增长了2倍多。 拆解其他财务数据可以看到业绩可持续性。今年一季度,寒武纪货币资金大幅减少67%,意味着用了大量资金做流片等投入型工作;应收账款增加25.7%,存货大幅增加55%,
这些后续都将陆续转化成收入。 总体来说,多年亏损的寒武纪经过持续研发投入,叠加AI需求和国内采用自主芯片的趋势下,业绩正式迎来爆发。
但隐患也存在。
首先是客户太集中,2024年,第一大客户占了寒武纪销售额快80%,万一后续大客户换人,业绩可能有所波动
;其次是竞争激烈,外有英伟达多年技术和生态壁垒,内有华为、壁仞、沐曦等众多GPU企业贴身肉搏。寒武纪想稳坐C位,得赶紧搞定两件事——第一,生态,让更多软件适配自家芯片,就像安卓手机离不开APP;第二,技术迭代,贸易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必须靠国产供应链持续突破。
新的变化是,
美国计划收紧英伟达对中国出口H20芯片。根据央视财经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谈道,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海通证券认为,
H20原本占中国AI推理市场60%份额。如果英伟达受此影响完全退出中国数据中心业务,
预计中国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将重构为华为、寒武纪、昆仑芯三家公司主导的格局——国产芯片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不止寒武纪一家,同行
海光信息业绩也很好。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2.4%,净利润同比增长52.87%。
不同的是,寒武纪主要产品是GPU芯片,主要被用来与英伟达旗下产品对标;
海光信息旗下主要产品是CPU芯片,在海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英特尔、AMD这些巨头。
现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真正的机会还在后头。中国AI产业狂奔,每年需要百万张GPU;政策也在助攻,
东吴证券提到,“领跑者”计划中对数据中心节能的要求,直接把H20排除在外。
寒武纪的逆袭,是国产芯片“争气”的缩影。但想真正比肩英伟达,不能只靠一个客户或一阵风口。技术自主+生态共赢,才是终极答案。
你看好国产AI芯片的投资机会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