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雷克萨斯为什么要在上海独资建设电动汽车工厂?,上海临港最新消息,600848最新信息

《 上海临港 60084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海量财经|雷克萨斯为什么要在上海独资建设电动汽车工厂?
2025-02-06 13:22:00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嘉伟报道
  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宣布与上海市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将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丰田称,新公司将开发一款雷克萨斯品牌下的全新电动汽车,计划于2027年起开始生产,此外,双方合作范围涉及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雷克萨斯凭借着进口车的光环、“匠心” 品质以及出色的售后服务,迅速在国内豪华汽车市场崭露头角,不过当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纷纷通过合资建厂实现国产化时,雷克萨斯却始终坚持纯进口销售模式。
  为何此时雷克萨斯动摇了,又为何选择在上海建设电动汽车工厂?
  雷克萨斯通过降价优惠等手段维持住了销量
  降价维持销量
  1989年,受日美出口自愿限制协议影响,丰田为开拓美国市场,雷克萨斯品牌应运而生。
  此前,雷克萨斯曾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被称为 “凌志”。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雷克萨斯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丰田将其中文名从“凌志”改为“雷克萨斯”,并开始布局专属经销商网络。
  在2010-2020这十年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010年的不足6万辆,逐步攀升至2020年的近18万辆,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
  在那段辉煌时期,雷克萨斯甚至出现了加价购车的奇特现象。部分热门车型,如ES系列、RX系列,购车者不仅需要支付高于指导价的费用,还需经历漫长的等待期才能提车。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挡消费者的热情。在2016-2018年期间,雷克萨斯ES的加价幅度一度高达3万元-5万元,然而其销量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持续增长。
  2021年,雷克萨斯迎来了在华销量的巅峰时刻,全年销量达到22.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自2022年起,雷克萨斯在华销量急转直下,首次出现下滑,全年销量约为17.6万辆,同比下降22%。2023年和2024年虽然销量小幅回升,但加价的盛景不再,反而是降价促销成为主流。曾经加价都难买的ES系列,如今优惠力度不断加大,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高达5万元-7万元。
  雷克萨斯辉煌不再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转向新能源所带来的深刻变化。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在这轮市场变革中,自主品牌占据了主导,2024年,自主品牌全年共销售新车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5.2%,较上年同期上升了9.2个百分点。
  可以说,雷克萨斯选择在此时国产化并转型新能源是势在必行,但为什么新公司及工厂选择建在上海,而非广州、天津或者长春等地?毕竟丰田与广汽及一汽有着长期合作的经验。
  特斯拉(资料图海报新闻记者陈嘉伟摄)
  复制特斯拉的成功?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丰田在上海投资建厂,外界早有猜测。2024年6月,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参加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一场赛车活动。当时外界猜测,丰田章男此行是为了与上海市方面接触,商谈雷克萨斯国产事宜。
  尽管雷克萨斯官方对此回应不一,时而称“非官方消息”,时而表示“不予置评”,但国产化的传闻无疑反映出雷克萨斯试图通过国产化来扭转当前市场困境的迫切愿望。
  事实上,雷克萨斯选择在上海投资建厂有着充分的理由,特斯拉的成功以及特斯拉对产业链的正向效应,很难不吸引车企,当然重要的还有上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
  上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直观地反映在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产销上。数据显示,2024 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2.46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7.83万辆,历年累计推广164.5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
  2018年,特斯拉与上海市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这一历史性的合作标志着特斯拉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仅仅3个月后,特斯拉便成功摘得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Q01-05地块的工业用地,从签约到拿地的高效推进,成为 “上海服务、临港速度” 的生动例证。随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迅速开工建设,并在2019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惊人速度,再次刷新了行业纪录。
  2024年,特斯拉在上海的产量超91万辆。9月28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迎来第100万辆出口海外整车下线;10月11日,第3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5月23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破土开工,12月27日顺利竣工,将于2025年一季度投产,从开工到竣工全程仅耗时7个月,再次刷新“上海速度”。
  特斯拉在上海的成功,无疑为其他车企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而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给上海当地产业链所带来的变革。
  截至2024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95%以上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众多国内零部件企业通过与特斯拉的合作,实现了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特斯拉的落户还促进了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围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在临港地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从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车制造到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位于上海的激光雷达生产商禾赛科技,2024年摘得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ADAS市占率和搭载量双项第一。
  可以说,产业政策、特斯拉效应、产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上海对车企的吸引力。当然,丰田能在上海独资建厂还离不开中国的政策环境。此前跨国车企进入中国,需和中国车企合资,外方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2018年起,中国陆续放开了汽车行业外资投资限制,至2022年,所有限制条件均已取消。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海量财经|雷克萨斯为什么要在上海独资建设电动汽车工厂?,上海临港最新消息,600848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