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豪华车相继折戟,丰田低头雷克萨斯押注国产“改命”,上海临港最新消息,600848最新信息

《 上海临港 60084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日系豪华车相继折戟,丰田低头雷克萨斯押注国产“改命”
2025-02-07 10:20:00
曾经坚决不国产的雷克萨斯,最终还是向中国市场妥协了。
  2月5日,丰田汽车(TM)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2027年投产。
  据悉,雷克萨斯国产将以独资模式运作,成为继特斯拉(TSLA)之后第二家在中国拥有独资工厂的外国品牌,也是日本车企中的第一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雷克萨斯国产”一直是行业热议的话题之一。在一次次的官方否认声明中,坚持不国产也成了雷克萨斯的“标签”之一。按照丰田汽车相关负责人所说,坚持进口身份是为了保证车辆的品质和生产工艺,担心雷克萨斯国产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现实也证明,国产后的日系豪华品牌讴歌以及英菲尼迪,确实车辆问题频发,甚至经营情况也相继出现了不小的危机。如今,讴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英菲尼迪也在淘汰边缘作最后挣扎。而此时,日系最后一个坚挺的豪车品牌——雷克萨斯却选择了国产。
  败退的例子在前,坚持不国产的雷克萨斯为何现在选择国产?在高端“神话”被中国车企击碎的当下,雷克萨斯国产是好的时机吗?此时选择独资“国产化”的雷克萨斯,又能否打破日系豪华车“国产即死”的魔咒?
  从抗拒到拥抱,利润才是关键
  很明显的一个迹象是,雷克萨斯曾经稳固的价格体系已经崩塌,不仅“加价”现象不复存在,甚至雷克萨斯不得不加入 “价格战”才勉强保住了2024年唯一正增长豪华品牌的最后“体面”。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雷克萨斯坚持不国产的原因之一,正是可观的利润。然而在中国品牌高端化的冲击下,雷克萨斯价格壁垒被突破,叠加进口关税与运输成本,高利润时代已被彻底终结。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的迅速普及更令传统豪华品牌竞争力大幅缩水。在“智能化”程度上,依赖进口的雷克萨斯甚至无法与BBA相较,更无法与大批进入AI赛道的中国车企媲美。
  因此,电动化与智能化均落后一步的雷克萨斯,想要在中国市场继续保住“光环”,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与过去一直打太极的态度不同,此次雷克萨斯国产进程可谓是异常积极。
  2024年6月,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现身上海,参加丰田在华首次举办的赛车活动,当时外界猜测,丰田章男此行是为了与上海市方面接触,商谈雷克萨斯国产事宜。不过彼时,这一猜测再次被雷克萨斯否认。
  同年11月,一份《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工业区JSS3-0405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初步方案公示》流传出来。规划显示,金山工业区拟引入新能源汽车和尖端电池产业项目,用地面积约252.52公顷,近乎是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占地面积(约86公顷)的三倍之多。
  及至2025年2月5日,雷克萨斯国产终于被证实。这也就意味着,从谈判到最终官宣,时间线仅约8个月,不可谓不迅速。不过或许由于占地面积更大,雷克萨斯计划的建厂时间也比特斯拉的1年多了三倍。
  按照规划,雷克萨斯国产的并非在售车型,而是全新的纯电产品。这个投资50亿元、年产10万辆的纯电超级工厂,将实现95%供应链本土化,并引入固态电池、线控底盘等黑科技,计划于2027年投产。
  在雷克萨斯“2035年实现全球销售100%纯电动化,2030年销量目标为1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中,中国市场被定位为“关键跳板”。
  对于目前年销量不足20万辆的雷克萨斯而言,这个目标相当宏大。显然,雷克萨斯对席卷全球的中国电车供应链,态度已然完全翻转。
  三年“空窗期”暗流涌动
  上海工厂、95%供应链本土化、独资等一系列标签,令业界很难不猜测雷克萨斯想要效仿特斯拉的国产效应。
  毕竟,从电池到整车、从研发到制造、从零部件到软硬件、从技术体系到解决方案,目前除了中国市场,全球没有一个单一市场能具备“全产业链”这一优势。特斯拉则是“孤勇”在前的鲜明示范,自2019年超级工厂正式投产,特斯拉CEO马斯克充分利用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一度被称为“价格屠夫”,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市场份额。
  然而,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有着本质区别,雷克萨斯国产,恐怕难以达到特斯拉对中国车企电动化产业的积极推动作用,更多得还是借助中国产业链优势,推动自身的电动化转型进程。
  雷克萨斯之所以选择上海,正是看重在特斯拉的推动下,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在上海临港地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从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车制造到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集群。有研究报告显示,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控制系统、减速器等关键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长三角的企业占比均接近或超过50%。
  与此同时,距离上海只有100多公里的常熟,丰田还设立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这也为未来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公司加速本地化研发和产品落地提供了“先天优势”。
  除此之外,近两年,丰田在华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包括与华为共同打造智驾方案、投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牵手宁德时代(300750)以及与腾讯(00700)、比亚迪(002594)、清华大学、中国五矿等对象达成多元化合作。而这些,都或将为独资的雷克萨斯上海工厂提供有力后盾。
  不过,即便有着底层优势,国产究竟能扩大优势还是再次陷入日系豪华车“国产即死”的魔咒仍难以预料。毕竟,如今中国市场的豪华车秩序正在被重塑,由中国车企建立起的新规则开始冲击传统豪华品牌。
  销量数据也可以看出,除了雷克萨斯勉强维持住了正增长外,所有外资豪华品牌均在2024年出现了同比下滑。在华深耕多年的BBA都没有顺利达成的电动化转型,雷克萨斯如何抢先夺得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的蛋糕,也是接下来最需直面的挑战之一。
  更严峻的情况是,所有品牌都在加速“内卷”中前进,但距离雷克萨斯国产仍有三年“空窗期”。而这三年,也是业内预测汽车市场“淘汰赛”加剧的关键时期。仍将依赖进口产品的雷克萨斯,能顺利挺过这三年吗?
(文章来源:财中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日系豪华车相继折戟,丰田低头雷克萨斯押注国产“改命”,上海临港最新消息,600848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