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风”景无限好——探访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远东股份最新消息,600869最新信息

《 远东股份 600869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草原“风”景无限好——探访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2025-02-10 05:45:00
驱车行驶在内蒙古的公路上,随处可见“大风车”叶片舞动,输电线路连通八方……风电正成为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去年当地年度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41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30%,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35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超8500万千瓦。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引领。走进乌兰察布的运达股份北方总部智能产业基地,生产制造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工人加班加点进行10兆瓦风电机组装配,产品完成后将发往自治区内的大型风电基地。
  “我们基地拥有全国首个13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全功率试验平台,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基地具备年产500万千瓦的风电设备生产能力,主打产品为4兆瓦—10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主要满足内蒙古及周边地区需求。”内蒙古运达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华星介绍,作为乌兰察布市“能源+产业”发展模式下引进的重要现代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企业将发挥“链主”作用,持续带动地方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开发、引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量质齐升。
  在不远处的远景科技集团乌兰察布叶片基地,厂房内新建的碳纤维叶片模具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碳纤维叶片韧性强、重量轻,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新上的碳纤维叶片模具已经完成调试工作,预计年后就能开工生产,又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基地负责人聂建军告诉记者,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碳梁风电叶片产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抗疲劳、抗蠕变等特性,更符合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目前工厂已具备碳纤维叶片的生产制造能力,将显著增强企业竞争力。
  看似平平无奇的叶片,科技含量并不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CFD仿真模拟(流体动力学)技术,以预测叶片在复杂气流中的性能,并进行必要调整。通过计算CFD模拟和优化算法,设计出更高效的叶片形状,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风速利用率。”聂建军说,高精度制造工艺对于确保叶片的几何形状和气动性能至关重要,工厂引入了多种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技术,确保叶片质量和性能。
  走进位于包头市石拐区的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总装厂,生产科长韩纪飞正与工人一起进行风机传动链对轴工作,部件检查、位置调整……
  “传动链是核心部件,主轴将风轮产生的风能传递给传动系统,经过齿轮箱增速,并通过发电机转化成电能。齿轮箱可是整套风机设备中单部件价格最高的,也是核心部件之一。”韩纪飞说,由于订单要求时间紧迫,总装厂的100多名工人正抓紧生产,确保产品及时交付。
  在总装厂外的国家级叶片试验检测认证中心,超大型叶片的叶根通过法兰固定在了试验台上,并在夹具的保护下进行水平和上下方向的摆动。“这是叶片的摆动疲劳测试,测试周期长达好几个月。”明阳北方智慧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包头基地工艺设备科科长杜云飞告诉记者,中心的建成运营完善了产业链的后端环节,为产品质量把控和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几年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订单情况良好。”杜云飞说,企业将通过明阳北方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积极推动风电装备综合实证基地项目建设,努力提升风电装备、部件及材料的技术协同创新研发水平、试验检测认证评价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内蒙古新能源装备产业正在乘风而上,已形成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下游整机各环节,以及研发设计、实验验证、风场运营维护、超限件运输服务、叶片回收利用等各领域的产业链条,整机组装能力能够满足区内及周边市场开发需求。
  伴随着舞动的叶片,草原的风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电能,如潮水般接入电网,送进千家万户。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草原“风”景无限好——探访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远东股份最新消息,600869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