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关总署“放大招”,张江高科最新消息,600895最新信息

《 张江高科 600895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关总署“放大招”
2025-01-03 10:46:00
“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坚决守护国门安全、提升整体智治水平等。”近日,海关总署公布出台新一轮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16项措施,为外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通
  据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额达到14.56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6.6%,彰显了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海关总署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发展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例如,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通,优化特殊物品进出境监管模式,协同地方政府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并探索“白名单”跨区域互认,促进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再如,促进先进生产要素高效供给,优化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建设智慧网备平台,支持长三角地区重点行业中非失信加工贸易企业作为牵头企业适用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为了促进创新要素的跨境流通,海关总署优化了特殊物品的进出境监管模式。特别是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协同地方政府推进了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的进口‘白名单’试点,并探索了跨区域互认机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一政策有助于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进口研发所需特殊物品时,享受到更简化的流程和更快的通关速度。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新政策下,进口国外实验细胞的审批流程将大幅精简,从而大大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可为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宝贵时间,“这不仅促进了单个企业的创新发展,还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各地科研力量得以紧密合作,共享资源,形成强大创新合力”。
  “优化特殊物品进出境监管模式,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并探索跨区域互认,有助于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财经评论员徐浩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同时,优化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和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等新兴贸易业态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根据新政,海关总署还支持了新兴贸易业态的发展。通过优化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模式、支持开展出口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监管业务试点以及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同时,研究推进在义乌开展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
  “浙江义乌作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吸引了大量跨境电商企业在此落户。以往,跨境电商出口商品若需退货,常面临货物在海关积压、处理流程繁琐且成本高昂的问题。”徐浩平表示,随着新政策的实施,退货监管业务试点的推行极大简化了退货流程,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此外,义乌正在探索实施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拓宽国内消费市场,吸引更多国际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为长三角地区的贸易多元化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
  记者注意到,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方面,海关总署还提出了推动物流一体化运作、优化口岸属地监管作业协同和创新大宗商品联合监管模式等措施。
  在徐浩平看来,拓展“联动接卸”模式适用范围,开展多式联运转关模式试点,创新空运前置货站模式,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深化出口成品油“金检嘉放”联合监管模式,构建长三角地区进境粮食协作机制,保障了大宗商品的顺畅流通和国门安全。
  “政策着重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徐浩平分析,为此,支持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加工贸易海关事务担保,并积极推进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的扩大及其实施,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
  政策还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政策的适用范围,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给予从轻、减轻或免除行政处罚的待遇,并依法减免税款滞纳金,为企业提供一个容错纠错的机制以及守法的便利通道。
  徐浩平分析,此次海关总署出台的16条措施,还聚焦外贸企业产品“走出去”需求,创新监管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持续促进出口。
  例如,大力支持扩大特色农食产品出口,海关将加大对外磋商和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同时在设施建设、卫生控制、原料验收、自检自控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有意向的企业勇闯国际市场。在支持优势产品出口方面,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作用,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加力帮扶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
  数字化转型“智慧”海关
  数字时代浪潮下,智慧海关建设成为提升监管效能、服务发展大局的关键力量。
  对此,海关总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长三角海关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为全国海关探路先行。
  具体来看,促进海关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深入推进长三角云擎站点建设,推动云擎功能创新优化并在长三角云擎站点落地。
  记者获悉,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各地海关数据壁垒被打破,实现信息共享、智能分析。比如,南京海关通过云擎平台实时获取上海海关的货物查验信息,精准识别风险货物,提前布控,查验准确率提升25%,通关效率与监管效能实现双飞跃,让海关监管更加精准高效,为贸易便利化提供坚实支撑。
  另外,推进航空口岸“智慧旅检”跨关区合作,支持“智旅沪杭”“苏州城市航站楼”等项目建设,打造 “智旅长三角”。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之间,旅客信息预先共享,智能安检设备无感识别,常旅客实现快速通关。“苏州城市航站楼” 让旅客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值机、行李托运,抵达机场后直接安检登机,全程智能化引导,大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也为区域人员流动、商务交流按下 “加速键”,赋能长三角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
  同时,加强智慧海关项目合作共建和复制推广,高质量推进大数据池、参数库等项目建设深度合作,争取更多场景项目在长三角五关率先试点,为全国海关试问题、探路径、促升级。
  在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方面,海关总署健全了区域整体通关协调处置机制,联合加强对企培育帮扶,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外贸发展预期。”徐浩平如是说。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指导长三角地区海关充分发挥区域直属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作用,推动16项支持措施落地见效,助力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业态发展,促进区域物流降本增效,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合力支持长三角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未来,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长三角地区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徐浩平说,区域内产业将持续升级,科技创新更具活力,物流网络愈发高效畅通,口岸营商环境媲美全球一流,国门安全坚如磐石,智慧海关赋能更高效。
  在其看来,海关部门需强化协同联动,确保各项措施精准实施;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为政策推行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应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也要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各方智慧,助力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关总署“放大招”,张江高科最新消息,600895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