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年内已有31家券商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相关行动方案。更有券商多次披露,包括
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
海通证券。
截至目前,年内发布相关行动方案的券商已有
海通证券、
国金证券、
国信证券、
申万宏源、
广发证券、
东方财富、
财达证券、
国元证券、
方正证券、
长江证券、
东方证券、
国泰君安、
长城证券、
华泰证券、
兴业证券、
中信证券、
财通证券、
东兴证券、
中信建投、
东吴证券、
中国银河、
招商证券、
中金公司、
光大证券、
西南证券、
第一创业、
山西证券、
浙商证券、
信达证券、
首创证券、
中原证券。
总体来看,券商分别从政策号召及自身经营发展等两方面对提质增效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一方面,监管越发重视上市公司以“为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提升投资价值专题座谈会中也强调,要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合力提振投资者信心。多家券商正通过披露相关行动方案,向投资者展示提升公司经营质量的最新举措。其次,券商在多数工作布局上体现出一致性,如把功能性放首位、加快建设一流投行、提升投资者回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合规风控等;但根据券商业务优势、所属区域或股东背景赋能,各家在系统统筹上仍有不同之处。
记者经梳理发现,券商2024年发布的相关行动方案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券商锚定不同业务条线作为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加快建设一流投资和投资机构方面,全球化布局、开拓全球化视野提法有所增加,也体现出相关券商在跨境业务上的布局思路。研究业务方面,更多券商提高对产业研究的重视,部分券商侧重于以科创项目为主的创新研究。除研究业务外,加强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对更多业务领域形成覆盖的布局也处于多数。此外,投行、资管及财富管理业务是各家为打造特色化、差异化券商所提及最多的业务条线布局。
二是,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券商响应政策号召的一致表现。其中,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添薪蓄力更为凸显。相较以往,券商更加重视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包括加大支持绿色发展企业、承销绿色债券、协助多家新能源、环保企业完成股权融资及并购重组。
三是,为深入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多项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都受到高度重视。其一,业内不断拓宽投资者沟通渠道,强化机制,更有券商专门设立投资者权益保护专门部门,将其作为公司重要核心任务。其二,为加强投资者沟通,较多头部券商提及强化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小券商更多侧重于通过图文简报、短视频等方式提升信息可读性,少数通过打造投资者教育基地,加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了解。持续或一年多次的现金分红、股份回购也是券商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常见举措。
四是,券商高度重视加强合规风控建设,规范运作,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在健全内控机制方面,不少券商提到加强深化母子公司一体化管控机制。此外,更多券商重视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或发展行动方案,深入践行 ESG 理念,及加强ESG披露;还有券商在年内多次召开战略及ESG委员会 。ESG管理理念成为公司提升治理能力、助力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推手之一。
致力打造一流投行 自新“国九条”分段规划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目标后,加快推进一流投行建设成为各家券商争先的发展目标。券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进行业务布局、为境内境外的投资者及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中信证券提到持续完善全球一体化垂直管理,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加快建设成为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中国银河制定了为期两年的战略发展规划,并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优秀
现代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以“五位一体”的业务模式、“三化一同”的体制机制进行从传统券商向现代投行的转型。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持续深化改革,聚焦定价销售水平提升,巩固发展公司北交所业务优势特色。
浙商证券制定了《奋进中大型券商行动计划》,力争通过 5-8年的努力,在“10+3”一流投资银行梯队中占有一席。通过深耕长三角,推进全国性、全业务的战略布局,聚焦机构业务加快战略布局,并推动整体业务向现代化投行转型。
中原证券表示,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在核心业务提供一流服务、区域市场业务领先的
现代投资银行。同时,推进全国性、全业务的战略布局。
产业研究、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业务体现各家业务布局差异 回顾2024年,研究业务、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业务能力的加强与转型成为券商共识,业务条线在具体打法上的不同也成为各家差异化发展、提升经营质量的重要武器。
浙商证券坚持提升产业研究和战略研究能力,争取以每年新增2个大行业的节奏,通过投研、投资、投行、投顾等“多投联动”全链条、全周期的专业定制化证券金融服务。此外,还将争取以每年新增1个及以上省级区域的节奏,提供更好的资本市场服务。
中原证券在推进实施“专业化、一体化、平台化、基地化”四大战略中提到,调整充实财富管理委员会,设立企业融资委员会,着力升级以财升网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服务平台,并围绕强化资产配置理念、做大基础产品规模。
方正证券制定三大动力的业务发展规划,通过对第一动力的财富管理、期货等传统优势业务激发活力,第二动力的投资交易、私募股权等快速发展业务持续构筑优势,第三动力的公募、资管、投行、研究等潜力业务努力打造新引擎,为未来实现快速发展,打造强劲动能。未来,公司将朝着“成为财富管理特色鲜明、高质量发展的大型综合类券商”战略目标坚定前行。
东兴证券针对未来三年发展战略制定了清晰的规划路径,以“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为基本战略,加快打造
东兴证券在不良资产及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推动公司实现证券业务与控股股东不良资产主业的融合式发展。
首创证券坚持推进“以资产管理类业务为核心引领,以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业务为两翼支撑,以投资类业务为平衡驱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快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组织架构与经营管理机制。
加快数字化转型,覆盖更多业务场景 深化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成为券商近年来的主旋律之一。通过数字化转型为更多业务场景赋能的同时,降低边际成本、降本增效也是券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探索的主要目标。
2024年,
中国银河贯彻落实金融科技“星计划”。一方面加强数字金融人才培养,推动自身的数字化升级,构筑数字经济时代新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加强 IT 统筹和业务整体推进力度,打造数字金融领域的拳头产品和明星应用,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招商证券以全面建设“数字化
招商证券”为长期发展方向,通过“组织、流程、IT”一体化重构,增强科技对公司业务的支持效果和质量。公司年内推出“招证机智”机构统一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客户数据拉通和公司级CRM系统整合升级,持续打造公司级客户画像平台。同时,全面推进“AI券商”建设,制定人工智能应用规划,打造行业 AI 示范应用场景。
东方财富自主研发的“妙想”金融大模型于2024年1月开启内测,模型除具备几大通用能力外,更加关注金融场景的垂直能力。“妙想”金融大模型不断探索优化,并有序融入公司的产品生态。未来, 公司将持续大力推进研发工作,主动挖掘用户需求,引领产品变革和服务升级。
已多次披露相关行动方案的券商有哪些进展? 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及
海通证券在年内多次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方案。结合来看,三家业务布局有哪些进展或变化?
中信证券从功能发挥、提升投资者回报、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广大投资者、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制定相关方案。在以投资者为本,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这条道路上,公司目前已搭建了涵盖低起点公募基金投顾、中起点配置型FoF、高起点配置专户等多层次的买方投顾配置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总资产规模保持十万亿级、较上一年末增长超15%。此外,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司扎实推进投研能力建设,形成匹配资金属性的组合管理模式,提升投资者体验。
国泰君安从经营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回报等方面提出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结合2次披露来看,体现以下工作进展:
一是,公司在与
海通证券合并重组相关表述上,更加凸显实现1+1大于2,加快打造一流投行的战略目标,并表示会加快推进合并重组的法定程序和监管审批。此外,
国泰君安与
海通证券还共同出资成立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同时,也显现出双方在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致思想布局。
二是,公司动态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加快推进零售、机构和企业三类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三类客户覆盖家数不断提升。同时,在推进买方思维的财富管理转型上也有新进展,已推出多个资产配置产品,管理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三是,在强化科技引领上,原先提出年内推出“All In AI”发布千亿参数多模态证券垂类大模型——君弘灵犀大模型。成功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金融管理、投行数字化尽调、跨机构资产核验等应用。公司表示,将持续建设“开放证券”生态,推动公司金融科技生态体系与外部融合。
四是,在精细化管理与完善公司治理两点上,公司将系统推进“第二个三年”战略规划落地执行。全面筑牢“业务单元、合规风控、稽核审计”三道防线,把握一流投行董事会治理新趋向。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
海通证券行动方案将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把投资者利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公司表示将积极推进“投、融、保、研、招”与财富管理各环节协同发力,持续推进以核心客户群体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投行—投资—研究”和“机构—资管—财富”联动运作模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财富管理需求。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