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12月9日公告,对
宝泰隆及时任董事长焦云、焦强、时任总裁李清涛、秦怀、时任财务总监常万昌、时任董事会秘书刘欣予以监管警示。
上交所指出,
宝泰隆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如下违规行为:一是2022年在建工程减值测试资产组变更未提供合理性依据;二是重大诉讼进展未及时披露;三是2023年年报中前五大供应商信息披露不准确。
上交所认为,
宝泰隆时任董事长焦云、董事长焦强、时任总裁李清涛、总裁秦怀、财务总监常万昌、董事会秘书刘欣未能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分别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公司官网信息显示,
宝泰隆现于2003年6月,2011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公司是集清洁能源、煤基石油化工生产;石墨深加工、石墨烯及应用、针状焦及锂电原材料等新材料开发;石墨和煤炭开采及洗选;发电及供热民生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
业绩方面,
宝泰隆上市后一直保持全年净利盈利,
然而这一局面在2023年被打破,并且一次性亏掉了上市13年的利润。具体来看,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7.27亿元,同比减少1.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5.36亿元。上市后首亏即巨亏,期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20亿元。 当年的年报显示,
2023年公司决定终止改造“30万吨稳定轻烃(转型升级)项目”,并对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5.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
该项目是公司近年最重要的转型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承载着促进公司从传统煤化工向新型有机化工转型的期望,为此公司曾两次通过非公开发行合计募资25亿元。
按照计划,“30万吨稳定轻烃(转型升级)项目”大概2017年7月就能投产,现实却是,2020年3月该项目才刚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0年5月公司又抛出技术改造计划(预计2年内完成)。最终,技术改造花了3年多仍未完成。至此,项目距离预计投产时间已经延后6年多,历经近十年最终演变成了一颗业绩大雷。
而今年前三季度,宝泰隆仍深陷亏损泥潭,同时营收遭遇“腰斩”。三季报显示,
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28亿元,同比下降5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下降1125.28%。 谈及净利润下降原因,
宝泰隆称,精煤上年同期销售26.3万吨,本期没有销售,导致毛利比上年同期减少17563万元;甲醇本期销售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46万吨,销售单价变化不大,销售数量减少导致毛利比上年同期减少5255万元;沫煤本期销售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1.6万吨,销售单价比上年同期下降122元/吨,销售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59元/吨,导致毛利比上年同期减少3713万元;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比上年同期增加1755万元。
二级市场方面,12月9日
宝泰隆盘中跌停,收报3.08元/股,总市值59亿元。
(文章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