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层面对外的放开以及国内旅游的恢复,国内航空服务业正呈现出行业复苏和回暖。
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和国际航线业务呈现回暖趋势。国内航线航班量和旅客运输量分别增长10.5%和13.2%。国际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73.2%,国际旅客运输量恢复至81.9%。国内、国际航线运输量的回升,在于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放开,尤其是72小时免签政策的放开,带动了国内航空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回暖。
7月份,国内旅客运输总量预计达到1.33亿人次,日均旅客运输量为21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5%,中国民航市场继续维持旺季趋势。
从各航司的运营情况来看,
东方航空7月份的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17.14%,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24.25%,客座率高达83.18%;
南方航空7月份的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16.07%,环比上升18.05%;
吉祥航空7月的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12.86%。航空公司运力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航空服务业景气的回升。
从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的分类来看,
中国国航、
中国东航、
南方航空为国有大型航空公司,
华夏航空、
吉祥航空和
春秋航空为国内中小型航空公司。国有大型航空公司主要涵盖国内外干线、支线及国际远程航线和货运服务,而中小型航空公司则专注于国内干线和支线运营。中小型航空公司一般采用低成本模式进行商业运营,以获取更多资源。
从大型和中小型航空公司的优劣势来看,大航空公司拥有规模经济的优势,能够通过大规模运营降低单位成本。中小型航空公司由于规模较小,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大航空公司往往拥有更完善的航线网络,包括国内外航线,能够提供更多的目的地选择和中转服务。中小型航空公司可能专注于特定区域或点对点航线,航线选择相对有限。不过,在服务方面,中小型航空公司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来降低票价来吸引客户。
上半年,各航司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尤其是小航司业绩整体表现优于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其中,
吉祥航空上半年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508.88%;
春秋航空上半年净利润在12.9亿至13.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4%至60%;
华夏航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00万至3200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而
中国国航、
中国东航和
南方航空上半年业绩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小,显示出航空运输行业整体回暖。
“如果你不能飞,那就跑;如果不能跑,那就走;实在走不动了,那就爬。无论怎样,都要前进!” ——本杰明·富兰克林
这段话强调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该保持前进的态度。同样地,航空业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也在逐步恢复和回暖,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行业整体的恢复趋势是明确的。国内航空服务业的回暖正是基于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和开放,以及国内旅游的复苏。尽管国有大型航空公司如
中国国航、
中国东航和
南方航空上半年业绩亏损,但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小,显示出航空运输行业的整体回暖。而中小型航空公司如
吉祥航空、
春秋航空和
华夏航空则在上半年取得了亮眼的业绩,为股价的反弹提供了业绩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小型航司股价在二级市场强于国有大航公司的主要原因。
在投资机会上,建议中长期关注行业景气下的
华夏航空、
春秋航空、
吉祥航空以及
中国国航、
中国东航、
南方航空。这些公司将在行业恢复趋势向好、航班运行效率持续提升以及国际航线的持续恢复的背景下,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改善。因此,即使面临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前进,就一定能够迎来行业的回暖和复苏。
作者:朱华雷执业证书:A0680613030001
(文章来源:巨丰投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