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90.BK1184&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近日,人形
机器人板块行情有所调整,
中信证券认为产业趋势和下一阶段的密集催化未变,仍然坚定看好。人形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全球主要整机厂商陆续开始出货,人形
机器人迎来商业化。
近年以来,全球及中国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纷纷开始布局
机器人产业,近期迎来了密集期。目前行情并非特斯拉一家引领,2025年放量较为明确,有望迎来新一轮密集催化期;且泛AI应用的行情主线仍将延续,
机器人是其重要的分支赛道之一。
中信证券坚定看好板块后续机会,继续推荐并建议关注各大主线的主要相关公司。
全球主要整机厂商陆续开始出货,人形机器人迎来商业化。 以Figure、Agility、智元、宇树、乐聚、优必选等为代表的全球优秀
机器人主机厂商已陆续开始出货或加速出货,2024年确立为人形
机器人“商业化元年”。近日,Figure
机器人CEO在X平台宣布,Figur02
机器人正式交付客户并创收;智元
机器人官方微信视频号发布更新视频,宣布其多款人形
机器人已实现客户工厂部署,今年累计出货将达到962台;此外,Agility、宇树、乐聚、优必选等国内外主要整机厂商均通过其官方外宣渠道宣布了其产品出货情况,纷纷迎来商业化。
根据
中信证券整理统计,2024年全球人形
机器人出货数量将达到2000台以上,正式迎来商业化元年,目前主流厂商在手订单累计已超过1万台,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
机器人出货将达到1万-2万台。
全球及中国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纷纷开始布局机器人产业,产业迎来爆发奇点。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陆续布局
机器人产业,近日以来迎来密集期。从科技巨头来看,特斯拉率先宣布研发人形
机器人,随后英伟达、谷歌、OpenAI等厂商纷纷跟进;国内厂商来看,华为于2024年11月在深圳与16家合作伙伴签约,推动具身智能应用落地,
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近期字节、美团、小米、蚂蚁、百度等也纷纷在不同公开渠道表示推动具身大模型的场景落地或直接从事
机器人的研发。从制造巨头/车企来看,除特斯拉引领之外,
比亚迪近日公开招聘
机器人工程师,长安、小鹏、江淮等车企以及
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恒立液压、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等龙头制造业企业均在不同渠道公开表示布局
机器人产业,产业明确迎来了爆发奇点。
特斯拉一枝独秀转为各巨头百花齐放,行情的十字路口“绿灯”闪亮。 从行情层面来看,近期板块略有调整,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行情催化已由特斯拉一枝独秀转为各巨头百花齐放,泛AI应用的大潮方兴未艾,站在行情的十字路口,亮起的应为“绿的”而非“红灯”。今年四季度以来,除了特斯拉We Robot大会、“工厂自主导航”、“接飞行网球”、“非视觉行走”外,华为产业链、英伟达生态圈以及国内的字节、
比亚迪、兵器集团及新兴创业公司等均推动了
机器人行情的发展。从跨年维度来看,特斯拉
机器人团队官方账号发布“圣诞预热”、英伟达参加CES 2025且黄仁勋将发布重要演讲、国内
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春节前密集更新,行情仍将持续催化。
风险因素: 机器人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
机器人研发攻关进度不及预期;人形
机器人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国产人形
机器人产业化低于预期;人形
机器人主流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化;国产
机器人厂商响应程度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 人形
机器人板块发展趋势确定,2025年放量较为明确,有望迎来新一轮密集催化期;且泛AI应用的行情主线仍将延续,
机器人是其重要的分支赛道之一;我们坚定看好板块后续机会,继续推荐。
建议关注以下五条主线:1)特斯拉产业链;2)华为及川渝产业链;3)英伟达相关产业链;4)国内军用及特种
机器人产业链;5)国内其他产业链相关及竞争格局较好的公司。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87006173574134297_w690h180_o.jpg)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