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电机”)2024年12月11日与
财通证券(601108)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辅导报告,公司拟在北交所上市。
根据辅导报告,金龙电机成立于1995年5月,距今已经持续经营30年,注册资本为3601万元,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法人叶锦武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5%。
金龙电机目前在新三板挂牌,代码为873936,近三年内不存在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存托凭证并上市申请被终止审查、不予核准、不予注册的情形。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754521193700294893_w539h546.jpg)
企查查显示,金龙电机2023年12月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2024年9月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质认定。
营收与盈利变动趋势明显背离 金龙电机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永磁伺服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低碳高效异步电机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期致力于为下游行业提供低碳高效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配套和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
机器人、新能源车辆、数控机床、智能装备、钢铁、煤矿、石化、船舶、环保等行业及水泵、风机、空压机、注塑机、工程机械、减速机械等领域。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显示,2022-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金龙电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74亿元、7.01亿元和3.71亿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降约10%,2024年虽然恢复增长,但增速也仅4%;盈利能力方面,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6万元、3768万元和1362万元,与营业收入呈现完全不同的趋势,其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但2024年上半年却同比下降超过3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龙电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变动趋势完全“背离”,这一点大概率也会成为以后监管审核时的重要问询方面。对此,公司在半年报中的解释是:“本期,净利润同比下降30.37%,主要原因系:(1)因汇率变动,公司本期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因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公司本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此外,《财中社》发现,金龙电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年上半年也有所恶化。2022-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631万元、1.15亿元和-8510万元,2022-2023年不仅表现为净流入,而且都高于净利润金额,2023年甚至大幅高于净利润,但进入2024年之后情况大变,上半年不仅大幅低于净利润表现,而且出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的现象。
综上,无论是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30%还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呈现净流出,都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即金龙电机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承压,这一点自然也会反映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5391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9万元,合计5480万元,完全无法覆盖公司的短期借款2.42亿元,何况公司还有2488万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金龙电机的大量资金沉淀在了应收项和存货上。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分别为6588万元、2.55亿元和1.6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86%、30.41%和20.05%,合计占比超过58%。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252483136941063925_w637h490.jpg)
在半年报中,金龙电机只解释了应收票据下降40%、应收账款增加50%的原因,但对于存货较期初增加20%没有进行解释,是公司产品滞销了吗?
毛利率存下滑压力 金龙电机将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30%的原因首先归因于汇率变动导致的财务费用增加,那么公司按区域划分的销售情况如何呢?
根据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金龙电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63亿元,其中内销收入为2.33亿元,外销收入为1.3亿元,二者占金龙电机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和35%。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97048539774155300_w666h196.jpg)
虽然占比较低,但外销业务毛利率却显著高于内销,2024年上半年,外销和内销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2.93%和14.67%,二者相差超过8个百分点,而这还是二者此消彼长之后的结果,2023年同期外销和内销毛利率之间的“剪刀差”更为显著。
《财中社》根据2024年半年报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2023年上半年,公司外销和内销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8.31%和10.49%,相差一倍以上。
然而,麻烦的是,公司毛利率较低的内销收入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6.38%,而毛利率较高的外销收入仅增长了0.62%,据此判断,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公司整体毛利率仍然存在下滑的压力。
(文章来源:财中社)